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西塞罗
材料三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基本主张。(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比较韩非子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运用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两者思想的实践效果。
材料一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摘编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1999年6月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哲人”在经济、宗教和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具体建议,指出其建议本质上体现的当时社会人们的思想追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中国发展的史实概括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和国家为保障该战略的实施所采取的法律举措。
2.单选题- (共19题)
A.显示了与苏联和中共合作的诚意 |
B.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D.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和理论基础 |
A.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
B.苏联的帮助和支持 |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
D.“双百”方针的提出 |
A.打破欧洲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
B.宣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 |
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障碍 |
D.启迪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和斗争精神 |
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
B.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
D.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
A.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
B.我自己个人奋斗,发家致富,不是我贪财,而是上帝要我去当商人,让我去奋斗 |
C.上帝凭耶稣的救世功劳而赐予信徒灵魂的超自然恩赐,人们可通过祈祷求得一切 |
D.上帝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
B.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
D.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
A.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
B.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 |
C.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 |
D.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 |
A.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
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
A.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
C.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是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A.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 | B.最早倡导理性学习西方 |
C.使中国立于世界各国之林 | D.有现代民族和国家意识 |
A.致富才能自强 |
B.发展工商业是致富强国的必要条件 |
C.办学才能振兴工商业,达到致富自强的目的 |
D.改良政治,是致富强国的根本保证 |
A.学习西方船坚炮利、科学技术 | B.维护清朝统治 |
C.反对清朝的统治 | D.在理论和实践上以资本主义来代替封建主义 |
A.经世致用 |
B.中体西用 |
C.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
D.进化论 |
①在民族主义方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②在民权方面,倡导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
③在民生主义方面,充实了“耕者有其田”等具体内容;
④提出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D.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