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庆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48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晨光熹微,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
材料一 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材料二 画上题诗的两幅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 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
材料四  某校教师研习城市发展史的学习笔记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明神宗实录》卷361)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在他生活的时代,思想界的主流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
(4)综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结合材料四,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2.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与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中国人取得的让“西方望尘莫及”,并对人类世界步入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有哪些?除此之外,中国还取得了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至少举方面的成就)
(2)通过材料一的阅读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国古代科技不能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2.单选题(共10题)

3.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4.
有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山水画,重视写意B.花鸟画,浓墨重彩
C.人物画,形神俱备D.文人画,重视写意
5.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賦、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6.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7.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戏曲中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
A.南戏
B.京剧
C.昆曲
D.元杂剧
8.
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经济稳定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C.市民阶层兴起、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
9.
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评述,正确的是
A.造纸术发明于东汉
B.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作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C.雕版印刷术省时省物,效率很高
D.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属于木活字
10.
汉字是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文字。其演变发展脉络为
A.篆书﹣甲骨文﹣楷书﹣隶书
B.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C.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
D.篆书﹣隶书﹣楷书﹣甲骨文
11.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
唐代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造就唐代诗歌繁荣的主要原因有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日趋成熟
②繁荣的政治经济
③开放、多元的政策
④科举制度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选择题(共2题)

13.

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沿某斜面顶端A由静止滑下,己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滑块到斜面顶端的距离x的关系如图(b)所示。斜面倾角为37,长为l,求:

14.

读《中东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