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48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中西人文精神仍熠熠生辉。
材料一 中国古代,作为国家主流思想的正统儒学,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现世。人类一切活动,均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完善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依赖人类自己。正统儒家否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崇拜或信仰,坚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方面,强调从人的本性与特征出发,构建有效的规范体系与管理机制,特别注重在精神引导方面,根据人性的善恶,确定道德的主导作用。

——摘自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

材料二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把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出现了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的平等、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被君主制国家剥夺通过暴力革命来夺回它们。人本主义成为为资产阶级革命张目的政治口号。

——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 西方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人文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同时又引发出若干弊端;中国强调社会人格的人文传统,缺乏自发走向现代的动力,却有可能在经过现代诠释以后,为克服某些现代病提供启示。因此,不能简单对西方人文传统或中国人文传统一味褒此贬彼,而只能将它们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具体分析,并试图在现代生活实践中探索二者统合的可能性。

——摘自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中国古代正统儒学思想中体现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人文主义主张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并谈谈你对中西人文精神的认识。

2.单选题(共12题)

2.
《末日审判》是米开朗基罗创作巨幅壁画,绘有约四百个人物。在画中央,基督正气凛然,高举右手,即将发出最后的判决。然而,巨作中的裸体人物却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此举猥亵了神灵。在米开朗基罗去世不久,新教皇就下令给所有裸体人物画上遮羞布或衣饰。这说明
A.文艺复兴运动走向低潮
B.意识形态被宗教神权牢固控制
C.资产阶级文化建立起来
D.人文主义与神权思想相互较量
3.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是
A.长篇小说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B.形体严整的文人画大量涌现
C.能够歌唱的词成为文学主流形式
D.民众喜闻乐见的京剧在城乡演出
4.
伏尔泰说:“中国的皇帝、蒙古的大汗、土耳其的苏丹都不能对地位最低微的人说‘我禁止你消化、上厕所和思维’。”伏尔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导致等级森严
B.法律面前人人都应平等
C.君主专制破坏平等关系
D.平等是天赋的自然权利
5.
康德说:“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自由是让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在这里,康德强调的是
A.理性的重要性
B.自由的单一性
C.人的个体属性
D.人民主权思想
6.
文献《三辅故事》载:“卫太子大鼻,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人。’”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了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对前后两段材料进行解读并推断,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汉武帝时人们日常使用纸已经十分普遍
B.纸质地图与文献记载可以互相印证
C.由文献与考古可推定纸的使用不晚于西汉
D.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用纸都是绘图用纸
7.
下表是《汉书》中对当时医学发展状况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当时
史料
出处
汉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已有“本草待诏”的职位
《汉书·郊祀志》
元始五年(公元5年)曾“征求……本草等教授者来京师”
《汉书·平帝纪》
楼护少年时候“诵读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
《汉书·楼护传》
 
A.儒家经典为医学提供知识基础
B.《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条件成熟
C.政府设有专门机构研究药物学
D.民间钻研医术的氛围非常浓厚
8.
对以下三次工业革命进程图主旨的准确解读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没有突破
B.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
C.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第三产业为主
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
9.
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这里的“新方法”
A.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强调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C.重在依靠推理和假说论证
D.证明哥白尼新学说错误
10.
“它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释。这确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它的影响超出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范围。”“它”的问世
A.揭示了宇宙的基本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11.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
B.广大妇女不能参政
C.向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公民权
D.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12.
马丁•路德宣称,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在当时的主要进步意义是
A.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B.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C.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13.
“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