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0题)
1.
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河,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
A.大兔子: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 |
B.中兔子: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
C.小兔子: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倡白话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
2.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
3.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的是白色,包拯的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忠勇正义 |
B.奸诈狡猾 |
C.凶猛残暴 |
D.刚直果敢 |
6.
“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天工开物》 |
B.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
D.《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品问世 |
10.
有人说:“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对“石破天惊”的准确解读是
A.有了文字人类才得以交流 |
B.文字是传播和传承文化的唯一载体 |
C.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
D.文字最能体现人类的创造力 |
11.
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文学形式。“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此例典型地说明了元散曲的特征是
①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 ②语言通俗易懂 ③句子长短不受规范 ④表现形式生动活泼
①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 ②语言通俗易懂 ③句子长短不受规范 ④表现形式生动活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2.
某同学在阅读下图所示的数学专著时作了如下批注,其中正确的是( )

①成书于西汉初期的著作,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②书中有关十进位制的记述
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④书中详细记载了“算筹”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①成书于西汉初期的著作,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②书中有关十进位制的记述
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④书中详细记载了“算筹”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13.
1917年,《新青年》2卷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
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 |
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
16.
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说,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这实际上反映了早期维新派
A.认识到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 |
B.已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 |
C.已形成全面赶超西方的自强思想 |
D.全面否定了传统中国的天朝意识 |
17.
(题文)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转而学习俄国的革命经验,突出表现为
A.对封建思想深恶痛绝,极力批判 | B.用新方式宣传科学和民主 |
C.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 D.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即将到来 |
18.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鲁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陈独秀等人认为:“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拉丁化是一切文字的未来。”表明他们
A.开始结合本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 | B.充分发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
C.发现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缺陷和不足 | D.对中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否定或肯定 |
19.
某高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论文,下列选题不正确的是
A.荒唐的嫁接——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
B.以发展实业为首务——康梁的维新思想 |
C.辛亥革命后的逆流——尊孔复古 |
D.有请“德赛”两先生——新文化运动 |
2.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