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的科学史权威薮内清精辟地指出:“在古代文明中,天文学一直属于高层次的科学,而且深深地染上了世界各种文明时代所具有的特色。构成中国天文学史主流的是历法研究和以占星术为目的的天文观测。”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材料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材料四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请回答:
(1)列举元代的历法成就。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科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文学体裁,概括材料三文学体裁繁荣的原因。
(4)据材料四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
材料一日本的科学史权威薮内清精辟地指出:“在古代文明中,天文学一直属于高层次的科学,而且深深地染上了世界各种文明时代所具有的特色。构成中国天文学史主流的是历法研究和以占星术为目的的天文观测。”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 | 北宋 | 南宋 | 明朝 | 清朝 |
理论类 | 4 | 9 | 16 | 30 |
实验类 | 12 | 10 | 3 | 1 |
技术类 | 84 | 81 | 81 | 69 |
材料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材料四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请回答:
(1)列举元代的历法成就。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科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文学体裁,概括材料三文学体裁繁荣的原因。
(4)据材料四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
2.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民族,轻视民权之思想。……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年2月)
材料三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维新的进步主张,并指出戊戌思想存在哪些局限?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民主”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看法在当时出现的思想因素。
(3)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具有的学术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实践。
材料一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民族,轻视民权之思想。……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年2月)
材料三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维新的进步主张,并指出戊戌思想存在哪些局限?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民主”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看法在当时出现的思想因素。
(3)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具有的学术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实践。
2.单选题- (共14题)
4.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石申”。石申的科学成就是
A.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 |
B.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
C.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 |
D.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 天 |
5.
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其基本特征包括
①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性和气势
②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意境美
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①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性和气势
②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意境美
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6.
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后,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
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
B.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
C.符合晚清政治潮流 |
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
7.
马克思说:“……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括号内应补充的内容依次是
A.火药、指南针、造纸术 |
B.指南针、火药、造纸术 |
C.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
D.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
9.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一是唐朝顾恺之的作品,具有外来文明的特点 |
B.图二是东晋吴道子的作品,具有风俗写意的特征 |
C.图三是宋代关汉卿的作品,具有质朴真切的特点 |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 |
10.
“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B.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C.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B.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C.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11.
有人说:“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段话说明
A.不同阶级政见相似 |
B.变法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
C.上海多元文化并存 |
D.上海是近代化先行地 |
12.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編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全备,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沒有影响 |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
14.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中有“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见,其主要目的是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
B.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地位 |
C.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
D.限制外国资本在国内的发展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