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47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的走进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2)透过材料二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分别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
材料三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3)综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2.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3.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4.
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
5.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为什么在公元前l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据此可知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实用技术发达B.政府是科研的主要组织者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6.
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十日谈》和《红楼梦》的相同之处恰当的一项是
A.揭露社会的黑暗B.歌颂反抗精神
C.推崇人文主义D.促进商业的发展
7.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南戏
8.
“北宋工匠把铁片剪成鱼形,放在火里烧红,趁热夹出,顺南北方向放在地面上,等到冷却后因受地磁感应而带磁性,就做成了‘指南鱼’”。由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北宋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
B.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鱼
C.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D.北宋时指南针传到了西方
9.
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标志着西欧近代化的开端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
C.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D.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10.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C.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11.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戏剧
C.绘画
D.杂技
12.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3.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14.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构建新儒学体系
B.提倡知行合一
C.强调社会责任感
D.重建伦理秩序
15.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3.选择题(共2题)

16.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17.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