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临高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文科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457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3)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
《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从材料一、二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有何用途?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你认为火药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2.单选题(共11题)

3.
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
A.追求人自由B.反对等级观念C.反对禁欲主义D.追求现实幸福
4.
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5.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
6.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社会人文精神的开始,这种理论是
A.提倡教化人民B.感觉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
7.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因信称义”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8.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9.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10.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1.
以下医学著作中,成为中医学奠基之作的是
A.《伤寒杂病论》
B.《千金方》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12.
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唐诗的繁荣离不开唐代政治经济发展
B.科举制的确立对唐诗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C.唐诗的内容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样
D.唐代流行“长短句”
13.
达尔文曾说“在一部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中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载”,此书是: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农桑辑要》
D.《氾胜之书》

3.选择题(共2题)

14.

据古籍中的记载统计:明代中泰之间互相遣使128次,其中泰国对明朝贡101次、暹使来华102次、明使使暹26次。这说明(   )

15.在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提出以下猜想,并通过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她的猜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沉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