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普宁华侨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457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任何人想要从几乎已经成为天性的那种不成熟状态中自己走出来,就很困难了。他不仅已经喜欢这种不成熟,而且暂时真的不能运用他自己的理想。规则和公式,这些对其天赋进行合理的机械工具,就是一种持久不变的不成熟的脚镣。无论是谁抛开这些脚镣。他也不过就是在最狭小的沟渠上做了一次不确定的跳跃,因为他不习惯于这种自由的运动。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启蒙使人认识到: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需来自每一个理性的规则,因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只要人们认为他们的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适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直到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有人责备作家们引起革命,不过,这个责备是可敬的。当然,我们不希望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没有责任感或没有良知,不希望他们歪曲真理,胆怯的和卑贱的为真理服务。每个这样的抵御都是对理性的凌辱,都是对人类的蔑视。
——伏尔泰《哲学通信》
(1)材料一说明启蒙运动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运动哪些主张?
(3)材料三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作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0-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0-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0-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中世纪的人,力求达到知识的完全的合理的协调,把这当做是哲学及宗教的目标……伽利略与牛顿的物理学,推翻了这个自成系统知识体系;科学采取了建立在力学基础上的常识性实在论的。
材料二近年来物理研究,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或者说进入了17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状态。一方面它的古典的背景,即牛顿的动力学与麦克斯韦的电磁学,依然在应用,依然在产生具有伟大价值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今日最惊人的发现---原子结构的理论方面,古典的定律又已失其效用,而我们不得不接受相对论与原子论概念。
-----以上材料皆选自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  1842年,迈尔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论无极界的力》,终于在德国的《化学与药物杂志》上发表……但没有受到人们的青睐,反而受到不少嘲笑和攻击……焦耳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写成论文《论伏打电池所产生的热》……焦耳的学术成果和迈尔的成果一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遭到权威们的反对,使他的论文不能立即发表。
-----《蒸汽机带来的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的物理学”的历史作用。(4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17世纪物理学的伟大贡献和近年来物理学研究的伟大贡献,并指出二者的关系。(6分)
(3)材料三中迈尔和焦耳的遭遇说明什么?(1分)

2.单选题(共12题)

4.
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
A.追求人自由B.反对等级观念C.反对禁欲主义D.追求现实幸福
5.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6.
“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那班人”是指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B.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
7.
智者学派的观点主要是(  )
A.最早提出普遍性问题并试图给予超越神话传说的解释
B.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C.适应民主政治和社会需求而出现的
D.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8.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其思想核心是(   )
A.追求人的快乐是人的权利及社会发展动因
B.人有征服自然、建立公正社会的自由权利
C.讴歌爱情与美好生活是人类的最高情感
D.倡导人文价值观,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
9.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B.厌恶教皇修建教堂
C.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D.文艺复兴深刻影响
10.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11.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A.人物画B.山水画C.文人画D.花鸟画
12.
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13.
假如老师让你到图书馆查阅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你应该在哪个朝代的资料中查找(  )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14.
吹响第一次动力革命号角的发明者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B.汽船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发明D.电的发明
15.
20世纪初,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相对论的提出
C.经典力学的创立
D.原子能的应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