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外国语学校(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445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蔡元培先生称黄宗羲为“东方的卢梭”,其思想充满浓厚的民本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孟子、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来分别概括孟子、黄宗羲民本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或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从黄宗羲所处的时代分析其思想没有“突破”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经过了其全盛时期且又摇摇欲坠的法国旧制度来说,这尤其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都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则,并打算通过这些原则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材料二 各国的民族主义者认为,达尔文给他们提供了支持和合法性。他们认为与自然界一样,政治活动中的最强者是得胜者,好战的程度决定了谁将在国际“生存竞争”中获胜。而在经济生活中,这是一个自由放任经营和粗俗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上、中层阶级生活舒适、心满意足,强烈反对国家为促进更大的社会公平而作任何干预。在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19世纪后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列强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须的;还有人则争辩说,按照现实成就判断,各土著民族弱小、低劣,需要优越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些哲人”借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和达尔文科学成果被应用于其他领域的主要区别。

2.单选题(共19题)

3.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该学者强调
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
C.两者斗争的目标大相径庭
D.后者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4.
著名思想家但丁(1265—1321)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其他思想家还系统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并主张俗权至高无上。这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
B.宗教改革家强调“教权高于王权”
C.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
D.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
5.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格拉底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和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这说明苏格拉底
A.开创了一套辩证科学B.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
C.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D.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7.
宋代以后的观世音菩萨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烧的性感。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乏仁慈,有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而观世音菩萨的身体被深深埋藏在衣服里。材料主要反映了
A.艺术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之中
B.中西方宗教信仰体系的差异性
C.中国绘画内敛含蓄,凸显人性
D.西方绘画自由洒脱,强调意境
8.
普罗塔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普罗塔戈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
B.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
C.东西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
D.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9.
“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材料论述的这场运动
A.标志着西欧人文主义的复苏
B.提倡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理念
C.设计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10.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这一思想
A.是对“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发展
B.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C.体现了幸福标准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
D.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
11.
中国明代思想家李贽与德意志马丁·路德主张共同之处是
A.否定神权
B.崇尚自由
C.挑战权威
D.倡导民主
12.
15世纪学者曼内蒂说:“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有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然后人们接受了它并使之更美丽、更荣华与更典雅”。据此可知,曼内蒂
A.倡导宗教信仰自主性
B.表达了新兴阶层的价值取向
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开创了人文主义思潮最高峰
13.
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这表明他
A.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B.尊重科学反对迷信
C.主张共和倡导自由
D.崇尚理性否定专制
14.
“人从此认识到了自己的自主性,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地球上推进和谐生活的主人翁”。与此主旨相似的是
A.“主啊,我的肉体靠灵魂活着,而灵魂依靠你生活”
B.“人是上帝创造的许许多多的奇妙东西中最最奇妙的”
C.“有信仰的人可得到赐福.没信仰的人会受到诅咒”
D.“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场合运用理性的人”
15.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
C.西方火炮的传人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
D.火药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
16.
京剧研究学者刘老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则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
A.各地商人纷纷在北京建立会馆
B.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C.北京地区的贵族、官员十分多
D.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
17.
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反映了
A.唐代文化多元繁荣B.宋代文化继承创新
C.文化发展的差异性D.艺术内涵的相通性
18.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上述材料体现出宋代书法
A.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
B.书风抱残守缺
C.强调我书意造本无法
D.注重规范法度
19.
元代一度取消科举制,读书人流落为“九儒十丐”(地位仅高于乞丐)的地步。于是,儒生与戏子结合,成为创作戏曲的主力,以此维持生存。这反映了元代
A.文化政策促进社会阶层趋同
B.商品经济推动市民文化兴起
C.国家政策影响文化事业发展
D.等级制度造成文化传承断层
20.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可作为其观点依据的有
①词的繁荣
②程朱理学兴盛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毕升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
下表可以看出,中西方科技相同之处是
中国
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九章算术》《算法统筹》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西方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注重实验
B.以应用为主
C.实践经验的积累
D.理性思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