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上述三人分别见证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的三次变化历程。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
(2)图2人物与图3人物相比,两者在对待儒家纲常礼教方面各有什么特点?造成这种不同特点的根源是什么?

请回答:
(1)上述三人分别见证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的三次变化历程。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
(2)图2人物与图3人物相比,两者在对待儒家纲常礼教方面各有什么特点?造成这种不同特点的根源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1题)
2.
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
3.
在汉语中,外来事物名称常加有夷、胡、番、西、洋等字,以上诸字中“洋”字出现最晚,但其构成的词语却是最多,鼎盛时期有400多个。如“洋布”、“洋钉”、“洋楼”,“洋车”等,可是到了后来,数量急剧下降。以下关于“洋”组词的兴衰分析不当的是
A.其兴反映了天朝上国心态变为正视西方文明 |
B.其兴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渐深 |
C.其衰与盲目自大、盲目排外心理有关 |
D.其衰既由于政治原因,也由于中国日益走向近代化 |
4.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
B.活字印刷术 |
C.指南针 |
D.火药与火器 |
6.
在某地发现一座古墓,经考古专家初步推断,它可能是一位具有一定身份地位者的墓,墓中有大量的随葬品,其中有青铜剑、手抄本的《离骚》、唐三彩、雕版印刷的唐诗、活字印刷的唐诗等。请你根据自己所具有的历史知识,判断这座古墓的朝代最早可能是( )
A.战国 | B.唐代 | C.宋代 | D.元代 |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生动地再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与中国的四大发明无关的是( )
A.中央巨幅画卷中展现立体活字印刷术 |
B.开幕式期间燃放的烟花 |
C.3000演员手持竹筒,高声咏唱《论语》 |
D.在巨幅纸张上,演员用独特的身体寓言作水墨画 |
8.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
B.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
C.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10.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评价下列哪项较为恰当
A.中体西用的思想 |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
11.
伴随一百一十五响礼炮,一百一十五台自驾车从湘潭市东方红广场出发,驶向共和国缔造者***的家乡韶山,体验“伟人成长之路”。下列著作体现了伟人的思想成长,正确的排序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论十大关系》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论十大关系》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④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