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43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3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文主义精神是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有识之士,勇立潮头,通过作品表达人文思想,引领时代。
人物
生活年代
代表作
内容
彼特拉克
1304—1374
《歌集》
提出了“人学”对抗“神学”
薄伽丘
1313—1375
《十日谈》
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
《大卫》
展现了人性的力量和美。
盂德斯鸠
1689—1755
《论法的精神》
详述法律的历史探讨自由的条件及保障
卢梭
1712—1778
《忏悔录》
揭露政府和教会的腐朽维护人权和尊严
康德
1724—1804
《纯粹理性批判》
提出人非工具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5世纪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并指出18世纪人文精神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人文主义发展的共同影响,并简析有识之士能够引领时代的共同原因。

2.单选题(共20题)

2.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人们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的无理性部分。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
A.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
B.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
C.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
D.确立城邦正义的道德标准
3.
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
B.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
C.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
D.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
4.
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这一趋势
A.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B.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
C.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5.
卢梭说:“政府只不过是主权者的执行人……他们仅仅是主权者的官史……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材料实际上强调了
A.共和国只能实行法治
B.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C.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是由政府创造的
6.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民权政府
7.
17、18世纪是西欧文明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有的西方学者把这两个世纪概括为“思想革命”时期。该时期是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新航路开辟时期
8.
马丁·路德说:“我为我的德意志同胞而生:我是要为他们服务的。”而加尔文则说:“我们要维护的是……把世间全部的人引向上帝,让所有的人崇敬上帝,为他服务。”由此可见,加尔文教广泛传播的原因在于
A.具有普世价值
B.极力尊崇上帝
C.反对天主教会
D.宗教机构健全
9.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这一看法
A.揭露了雅典社会的弊端
B.揭示了人性本恶
C.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突出美德重要性
10.
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立誓:“我在医神阿波罗……以及所有的神和女神面前宣誓……我将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任何邪恶之念。”后世称之为希波克拉底誓言。这说明当时
A.神灵崇拜盛行
B.医生职业要求较高
C.宗教意识觉醒
D.人文精神影响医学
11.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己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该词源自意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写为法“Renaissance”。文艺复兴的本质意义在于
A.复兴了西方的古典文化
B.冲破了封建愚昧的禁锢
C.为资本主义建立统治地位制造了舆论
D.创造了新的学术和艺术
12.
有史学家认为,在马丁·路德发自改革基督教教义的最初目的之下,蕴含着几个世纪以来由于文艺复兴运动而孕育于人们内心的人文精神。马丁·路德的下列主张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是
A.简化宗教仪式
B.建立民族教会
C.信仰即可得救
D.《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
13.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賦、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4.
宋人陈深评论某书法作品说:“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该作品是
A.
B.
C.
D.
15.
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A.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B.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16.
明清时期流传的小说戏曲基本上都是包装很精美的插图本,有人认为,书中特别添加的这些插图正是出版商们销售出奇制胜的法宝。这反映出当时
A.小说受到社会各阶层普遍欢迎
B.印刷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
C.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商业化趋向
D.文学作品迎合市民阶层需求
17.
郑板桥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明代徐谓也曾提到:“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这说明在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
A.讲究师法自然
B.追求色彩和光的应用
C.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
D.追求勾画精致
18.
威廉·麦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由于他们的书面文字基于字母系统,欧洲人能够比中国人更有效地开发这一技术。他们书面文字中的字母很少,这使批量生产变得十分经济”。材料中的“这一技术”
A.早在唐朝就已经传入欧洲
B.成为摧毁欧洲城堡的有力武器
C.促进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
D.推动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9.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从《九章算术》中方程组的消元法和元代数学名著《四元玉鉴》中的四元消法得到启示,结合现代数学的某些理论,发现了三角化整序法,据此得出了彻底解决高次联立方程组求解的方法。这反映出
A.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B.中国传统科技一直领先世界
C.现代数学源于古代数学理论
D.中国传统数学能够古为今用
20.
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研究目的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有升有落,则认为“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由此可知,古代中国的天文学
A.进行了理性的深入思考
B.缺乏长期系统的天象观测
C.有着较明显的功利色彩
D.整合算学为统一研究领域
21.
自汉高祖至汉景帝的60多年间,赋体文学在创作上大体继续着楚辞的余绪。汉初“只可算是辞的时代,而不是赋的时代”。汉初赋体文学形成此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B.道家无为思想的制约
C.战国楚辞体的流行
D.政府文化政策的控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