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2)指出材料二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李贽的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4)指出材料四中这种“进步思潮”有何意义?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材料四 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深刻而新颖的哲学观点、政治见解和批判、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摘自岳麓版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及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2)指出材料二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李贽的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4)指出材料四中这种“进步思潮”有何意义?
2.单选题- (共12题)
2.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
A.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
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
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
3.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 B.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
C.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
4.
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A.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
B.彻底冲破传统思想束缚 |
C.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
D.体现近代民主思想萌芽 |
5.
春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中心偏于邹、鲁。战国时期儒、墨以鲁国为中心,而儒家传播于鲁、齐、卫,墨家则向楚、秦发展。道家起源于楚、陈、宋,后来流入齐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涌现出众多文化中心 |
B.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加强 |
C.呈现出社会转型特征 |
D.中原文学与艺术异常繁荣 |
6.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王道和民主政治 |
B.仁政和道德教育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和法治 |
7.
亚里士多德多次提到一个人注重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曾经说:“人在达到德行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
A.不受法律约束的人与禽兽相同 |
B.禽兽不需要法律和正义的道德约束 |
C.人应遵守法律、坚持正义 |
D.古希腊公民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情操 |
8.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
9.
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査,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
A.不断地认识自我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肯定美德的作用 |
D.人生而自由平等 |
10.
苏格拉底在被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后写到:“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这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
D.捍卫法律至上原则 |
12.
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斯·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A.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
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 |
C.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
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