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 《每日一题》必修3-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407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单选题(共4题)

1.
1917年,李大钊在《立宪国民之修养》中说“依吾儒忠恕之道,西哲自由、博爱、平等之理,以自重而重人之人格,各人均以此惕慎自恃,以克己之精神,养守法循礼之习惯,而成立宪国绅士之风度……绝不致演出议场挥拳、白宫斗口之象也。”材料说明李大钊主张
A.摒弃儒家伦理道德
B.选择社会主义制度
C.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D.理性选择西方文明
2.
陈独秀说:“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唤醒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C.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倾向
3.
学者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说:“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地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任何个人的权利、个性的自由、个体的独立尊严,相形之下,都变得渺小而不切实际。”此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提倡个人自由、人格尊严
B.达到了思想解放的目的
C.忽视了个体的自由与解放
D.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4.
1916年杜亚泉发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一文,认为“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穷者”。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
B.全面继承洋务思想
C.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D.完全排斥西方文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