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仲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奉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材料三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宋明理学在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3)运用材料三评价黄宗羲思想的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仲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奉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他还编著《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材料三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摘自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对(明夷待访录》的一种新解读》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宋明理学在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3)运用材料三评价黄宗羲思想的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智者学派,他们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材料二 一个为非作歹的坏蛋,摇身一变,披上一件法衣,成为了神父。“本来是只吃羊的狼,现在竞成了牧羊人”。而且声誉日增。他编造了一套神话,骗取了一个头脑简单的妇女,使她还以为蒙受天使的垂爱。但神父好计败露,成了过街老鼠。
——《十日谈——第四天,天使出丑》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
(3)归纳材料四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智者学派,他们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材料二 一个为非作歹的坏蛋,摇身一变,披上一件法衣,成为了神父。“本来是只吃羊的狼,现在竞成了牧羊人”。而且声誉日增。他编造了一套神话,骗取了一个头脑简单的妇女,使她还以为蒙受天使的垂爱。但神父好计败露,成了过街老鼠。
——《十日谈——第四天,天使出丑》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
(3)归纳材料四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3.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少,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
——《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
材料二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这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在郭文珺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气手枪金牌之后,一则郭文珺拿金牌寻父的消息便迅速走红于媒体和网络——24岁的陕西姑娘郭文珺向人们吐露了她的秘密:她要用金牌作为寻人启事,寻找离别9年的爸爸,这一消息引发了众多热心网友启“人肉搜索”。关实,这一消息并不是郭文珺提出或授权的,媒体的误读使得郭文珺及其长辈、亲友陷入巨大尴尬,也令家人的那份痛再次加剧。郭文珺的母亲和不少网友事后通过各种方式表示希望广大网友停止这种“人肉搜索”。
有同学通过手机上网谈梦想、话未来,融矛盾、叙友谊,但还有些同学上网发牢骚、转假帖,极个别同学甚至荒废学业,沉迷于《王者荣耀》等虚拟世界之中。
(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一 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
——《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
材料二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这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在郭文珺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气手枪金牌之后,一则郭文珺拿金牌寻父的消息便迅速走红于媒体和网络——24岁的陕西姑娘郭文珺向人们吐露了她的秘密:她要用金牌作为寻人启事,寻找离别9年的爸爸,这一消息引发了众多热心网友启“人肉搜索”。关实,这一消息并不是郭文珺提出或授权的,媒体的误读使得郭文珺及其长辈、亲友陷入巨大尴尬,也令家人的那份痛再次加剧。郭文珺的母亲和不少网友事后通过各种方式表示希望广大网友停止这种“人肉搜索”。
有同学通过手机上网谈梦想、话未来,融矛盾、叙友谊,但还有些同学上网发牢骚、转假帖,极个别同学甚至荒废学业,沉迷于《王者荣耀》等虚拟世界之中。
(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
2.单选题- (共17题)
6.
“将人从主客体的混沌状态中分化出来,把人从客体的神、自然框架中整治出来,对人的本质,开始从与自然相对的彼岸——灵魂、自我或理性中去寻找。“表明了苏格拉底
A.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
B.主张哲学从关注天上的神到关注人自身 |
C.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
8.
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9世纪戊戌变法托古改制,二者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B.统治势力的顽固、强大 |
C.新兴的思想诞生之初薄弱 |
D.新兴经济、新兴阶层相对弱小 |
9.
斯蒂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去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最能体现这句话的是
A.路德进行反封建斗争 |
B.路德谴责天主教会的暴行 |
C.路德采用宗教改革的形式对抗罗马天主教会 |
D.路德斗争的矛头指向统治阶级 |
11.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亨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上述材料出自
A.伏尔泰<哲学通信》 |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C.耀布斯《利维组》 | D.卢俊《社会契约论》 |
13.
14-16世纪,人们举起人文主义旗帜,17-18世纪,人们扛起了理性主义大旗,导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王权的专制和教会神权的黑暗 | B.人文主义的弘扬 |
C.自然科学的发展 | 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 |
14.
北魏孝文帝5岁即皇帝位,重视汉族文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他可能读过的诗句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B.固时俗之工巧兮,個规矩而改错 |
C.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15.
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态和传播载体实质上是一种将时间和空间消解于无形且表现出极强的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五花八门如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手机网站、
aP电视、数字电视、网络广播以及博客和播客等,新媒体是以信息科学为主导数字技术。它一出现,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人众的格外青睐向传统出版业发起了挑战,以锐不可挡的气势抢占着传统出版业的地盘,并不断开疆扩土。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P电视、数字电视、网络广播以及博客和播客等,新媒体是以信息科学为主导数字技术。它一出现,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人众的格外青睐向传统出版业发起了挑战,以锐不可挡的气势抢占着传统出版业的地盘,并不断开疆扩土。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印刷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
B.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
C.历史文献应该采用纸质文本,不应电子化 |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西游记》终究还是《西游记》 |
16.
炎帝神农制五谷尝百草开创农耕文明,在2016年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筹备过程中,中国邮政计划发行《国粹中医》邮票。张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上网搜索“中医药”。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A.东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
B.《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
C.《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
D.中国古代医药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
17.
2010年1月2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所唱戏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兰芳演绎了京剧的灵魂,是民族的大师国粹的塑造者,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说明( )


A.梅兰芳对京剧走向成熟起了关键作用 |
B.梅兰芳对京剧走向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
C.京剧艺术是国际交往的主要内容 |
D.京剧是世界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
18.
计算机史上几次著名的“人机大战”:1907年,美国IBM公司的“深蓝”超级计算机以2胜1负3平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2006年,“浪潮杯”首届中国象棋人机大战中5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最终败在超级计算机浪潮天梭手下。2016年10月美国谷歌研发的“阿尔法围棋”人工省能积序以5比0战胜欧洲围棋冠军樊麾,这是人工智能程序首次在不让子的情况下战胜人类围棋选手。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在生产领域的广泛、深度应用,将改变长期以来靠人力操作机器完成生产过程的传统业生产模式,将大幅度提高机器设备的运行速度和自动化水平,形成强大的生产力。这不能说明
A.人类劳动将来可以被计算机取代 |
B.人工智能和基层员工的矛盾会随着人智能的愈发完善而加剧 |
C.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已经超过人类 |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9.
1920年10月,欧游归国之后的梁启超刊布此前一年所写的《欧游新影录》,集中表达其有关中西文化反思的新成果,其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
B.科学技术有欢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
C.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
D.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