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402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黄宗羲继承了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代表一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子、黄宗羲的基本主张,并指出二者相同点。
(2)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義思想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

2.单选题(共1题)

2.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全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