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39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启蒙运动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2.单选题(共16题)

2.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穷理格物
3.
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有关的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衰落
③八股取士的因循守旧
④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全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5.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包括
①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②伸张个性,追求自由
③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④遵从理性,反对权威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6.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
7.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主要是因为他()
A.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B.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C.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对自然哲学的贡献突出
8.
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此言最大的意义是()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9.
黑格尔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句伟大的话。”下面对黑格尔的话评价正确的是
A.有道理,因为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没一点道理,因为它没有看到道德对人的约束作用
C.有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神和宗教的作用
D.没一点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绝对权威和传统
10.
某启蒙思想家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该思想家应该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康德
D.卢梭
11.
人文主义是西方中世纪晚期以来人们的精神追求。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把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这时的人文主义的本质含义是
A.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B.追求自由,强调平等
C.肯定人性,追求幸福
D.否定教会,信仰得救
12.
汉代《九章算术》中有“方田”“粟米”“均输”(计算赋税)等章节,其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
A.理论性
B.实用性
C.复杂性
D.文学性
13.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4.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离骚》B.《春秋》C.《论语》D.《诗经》
15.
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其代表作品是
A.《墨梅图》
B.《清明上河图》(局部)
C.《夫妇宴饮图》
D.《步辇图》
16.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17.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实行仁政
B.维护周礼
C.为政以德
D.强调教化

3.选择题(共1题)

18.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