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材料四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力的悲剧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
——(美)海斯《世界史》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3)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
(4)材料四中所说的“这个变化”是指什么?写出这次变化中“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的三件事例。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l-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0-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0-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0-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2.单选题- (共19题)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
B.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
C.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
A.资产阶级的本质 |
B.人文主义的本质 |
C.封建主义的本质 |
D.启蒙运动的本质 |
A.自然权利说 | B.公共意志论说 |
C.社会契论说 | D.三权分立学说 |
A.肯定人和人性 |
B.否定教皇权威 |
C.反对君主专制 |
D.提倡因信称义 |
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 |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
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 |
A.普罗泰戈拉——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
B.卢梭——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A.原始岩画 |
B.中国文人画 |
C.汉代帛画 |
D.民间绘画 |
A.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B.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
C.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
D.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和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存在 |
A.相对论 |
B.量子论 |
C.万有引力定律 |
D.质量不变定律 |
3.选择题- (共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各国实行金本位制,即各国以立法手段规定黄金纸币的价格(即:各国通过立法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总是围绕黄金平价上下波动。
材料二 1944年44国达成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成员目需承担义务,自协定生效后的3—5年过渡时期终了之日起,废除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以l盎司黄金换35美元的比价为基础,确定成立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结构……成员国不得擅自改变汇率……美国在该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
——以上材料摘自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
材料三 1959年,美国的外债接近她的官方黄金储备的总价值,两者均为200亿美元左右。到1967年,美国总的海外流动债务已经急剧上升到360亿美元,然而其黄金储备已经垂直下跌到120亿美元,只有债务总量的三分之一。l961年1月,肯尼迪总统第一次向参众两院做演讲时指出:“自从1958年以来,我们花费或者投资在国外的美元与重新回到我们手中的美元之间的差额大幅增加。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的贸易赤字总额增加了将近110亿美元,国外美元持有者把它们转换成了黄金,数目如此之大,将导致我们近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流失。”
——[美]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
请回答: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