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390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2/15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学者林贤治说:“真正的思想者,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异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蒡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材料三:鲁迅指出:“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  
——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1)李贽和路德这两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依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他们的“异端”思想和矛头指向。
(2)为什么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
(3)材料三中“讲鬼话的人”指哪些人?“讲鬼话人的对头”指哪一派别?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思想的认识。
2.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而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孔子说:如果是面对着仁善,那么就是对老师也不要谦让。善人治国一百年,可以消除残暴和杀戮。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恶。   
——《何新论坛》
材料二: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1)孔子被后人称为“圣人”,比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称为“哲学之父”。据材料一二,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材料三:14-18 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他们的代表; 我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2)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界产生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孔子这人,其实是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来差使的。但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是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从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3)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材料五: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的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四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孔子学院为什么建得这样快》
(4)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将对中国和世界发展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4.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 《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和对秦国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
材料三: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两次改革各有何特征。
(3)说说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

2.单选题(共6题)

5.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的流派是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C.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6.
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③反对君主专制
④强调公民意识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抨击天主教,提倡“民主共和”
②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
③强调理性
④反对专制主义、等级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典型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这是因为
A.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驰名于世
B.他多才多艺,在艺术、科学、军事等领域均有贡献
C.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
D.他奠定了近代绘画的基石
9.
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A.借“尊孔”或者“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10.
(题文)以下对***思想的表述,正确而全面的是(  )
①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②是***个人思想的总结 
③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④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选择题(共7题)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2.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z=1的所有点构成的图形是{#blank#}1{#/blank#} .点P(2,3,5)到平面xOy的距离为{#blank#}2{#/blank#}

13.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z=1的所有点构成的图形是{#blank#}1{#/blank#} .点P(2,3,5)到平面xOy的距离为{#blank#}2{#/blank#}

14.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z=1的所有点构成的图形是{#blank#}1{#/blank#} .点P(2,3,5)到平面xOy的距离为{#blank#}2{#/blank#}

15.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z=1的所有点构成的图形是{#blank#}1{#/blank#} .点P(2,3,5)到平面xOy的距离为{#blank#}2{#/blank#}

16.

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7.

如图所示,△ABC中若DE∥BC,EF∥AB,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