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图1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2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材料三 启蒙运动时期著名思想家的言论: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材料二中从图1到图2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精神的新发展。
(4)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图1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2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材料三 启蒙运动时期著名思想家的言论: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材料二中从图1到图2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精神的新发展。
(4)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代漆文竹简,冗重艰难,不可名状。秦汉以还,浸知钞录,楮墨之功,简约轻省,数倍前矣。然自汉至唐,犹用卷轴。卷必重装……且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chōu)阅展舒,甚为烦数,收集整比,弥费辛勤。至唐末宋初,钞录一变而为印摹,卷轴一变而为书册,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四善具焉。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书籍的演变过程及原因。
材料二 宋代印刷业逐渐普及,政府印书、民间印书、学校印书、寺院印书都发展起来。有文、史、医学的专著,也有法律、地理、建筑、农林、佛教等方面的书籍。历代名人的著述和文集也都有雕版。岳珂在《愧郯录》中说:“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故凡编类条目,摄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者,今充栋汗牛矣。”
——根据百度资料整理
(2)概括材料二概括宋朝印刷业的特点,并分析其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臣僚言:‘朝廷大臣之奏议、台谏之章疏、内外之封事,士子之程文,机谋密画,不可漏泄。今乃传播街市、书坊刊行,流布四远,事属未便。乞严切禁止。’诏……照见年条法指挥,严行禁止。其书坊见刊板及已印者,并日下追取,当官焚毁……今后雕印文书,须经本州委官看定,然后刊行。”
——《宋会要辑稿》
(3)据材料三,分析宋朝对于印刷业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 三代漆文竹简,冗重艰难,不可名状。秦汉以还,浸知钞录,楮墨之功,简约轻省,数倍前矣。然自汉至唐,犹用卷轴。卷必重装……且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chōu)阅展舒,甚为烦数,收集整比,弥费辛勤。至唐末宋初,钞录一变而为印摹,卷轴一变而为书册,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四善具焉。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书籍的演变过程及原因。
材料二 宋代印刷业逐渐普及,政府印书、民间印书、学校印书、寺院印书都发展起来。有文、史、医学的专著,也有法律、地理、建筑、农林、佛教等方面的书籍。历代名人的著述和文集也都有雕版。岳珂在《愧郯录》中说:“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故凡编类条目,摄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者,今充栋汗牛矣。”
——根据百度资料整理
(2)概括材料二概括宋朝印刷业的特点,并分析其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臣僚言:‘朝廷大臣之奏议、台谏之章疏、内外之封事,士子之程文,机谋密画,不可漏泄。今乃传播街市、书坊刊行,流布四远,事属未便。乞严切禁止。’诏……照见年条法指挥,严行禁止。其书坊见刊板及已印者,并日下追取,当官焚毁……今后雕印文书,须经本州委官看定,然后刊行。”
——《宋会要辑稿》
(3)据材料三,分析宋朝对于印刷业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
2.单选题- (共12题)
3.
16世纪法国流传的一本小册子写道:“如果人民选举的统治者没有履行他的职责,人民——更确切地说,是人民的三级会议有权力来惩戒他吗?我认为人民当然有这样的权力。”这说明法国
A.革命形势一触即发 |
B.宗教改革威胁君主专制 |
C.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
D.天赋人权思想由来已久 |
4.
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A.主张因信称义 |
B.否定教皇权威 |
C.反对禁欲主义 |
D.强调王权至上 |
5.
下表反映了
国别 | 代表 | 主张 |
古希腊 | 亚里士多德 | 提出交换正义的概念。交换正义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行为准则。 |
古罗马 | 盖尤斯 | 把债划分为契约与私权两大类。 |
荷兰 | 格劳秀斯 | 传播了经院学者的契约理论:恪守契约是至上性的原则。 |
英国 | 霍布斯 | 国家起源于契约。 |
德国 | 康德 | 通过国家契约建立欧洲的统一与和平及全世界的统一与和平。 |
A.契约精神是古今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
B.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丰富 |
C.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 |
D.契约是关于国家和国家权力起源的学说 |
6.
天主教在中世纪在人与神的契约关系之间加人了教会的环节,而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上级虚假和道德堕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由此来看,宗教改革有利于
A.理想和现实的和谐统一 |
B.人的精神获得自由解放 |
C.民众履行教会契约精神 |
D.铲除教士和俗人的隔阂 |
7.
卢梭认为:正是现代科学启蒙所导致的科学对政治社会的大规模“入侵”造成了公民德性的消失,“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公民)德性也就消失了。”这表明卢梭
A.对启蒙运动深刻反思 |
B.已经走向科学理性对立面 |
C.成为宗教神学卫道士 |
D.对近代民主政治感到失望 |
8.
薄伽丘的《十日谈》故事性较强,但大都属于男欢女爱,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引导他进入“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倾述了对暗恋着的情感,与这些内容无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基督教宣扬的禁欲主义 |
B.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
C.反映了人文主义的内涵 |
D.彻底否定了神的权威 |
9.
欧洲某时期家庭命名时不再像以往那样使用去世的兄弟姐妹或其他的亲属的名字命名,而是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人们在命名时更喜欢使用小说中的名字而很少用带有宗教色彩的名字。这一现象说明
A.人文主义思潮对家庭生活产生影响 |
B.经济发展推动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
C.启蒙运动彻底打破了教会思想束缚 |
D.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公民自由权 |
10.
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评价达芬奇说:“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这表明
A.古典主义艺术成为主流 |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
C.人文主义思想为人称颂 |
D.理性原则获得了民众认同 |
11.
中国古代数学注重计算,要把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说出来。这个方法步骤就相当于算法。美国一位计算机数学大师说,计算机数学即是算法的数学。据此可以认为
A.中国古代算法是现今计算机的前身 |
B.中国古代数学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C.中国古代算法具有现实意义 |
D.中国古代数学优于西方近代数学 |
12.
中国历代多设置司天监,但名称不同。周朝有太史,秦汉以后有太史令,隋代设太史监,唐代设太史局,宋、元两朝有司天监,元代又设太史院,明清称钦天监。司天监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这说明,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
B.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
D.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
13.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北宋名臣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明代医学家叶文龄说,“医,仁术也,爱之道也”。材料表明,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
B.得益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
C.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 |
D.取决于小农经济高度发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