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2分)
(2)结合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4分)
(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2分)
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 中国 | 西方 |
古代 |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
近现代 |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
当代 |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做个人幸福的体现。 |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2分)
(2)结合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4分)
(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2分)
2.
(17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沃尔夫1935年评价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说:“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嫓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详细地阐明这万有引力原理和这些运动定律如何应用于地球物质的最小微粒和最大天体、明显有规律的现象以及海水的潮汐运动和彗星的急疾行进等似乎没有规律的事件,委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他们都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牛顿科学成就的思想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启蒙运动中的什么力量使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改善,保持这种不断的进步?(2分)
(3)启蒙运动的目标与文艺复兴比较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3分)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民主政治角度分析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4分)
材料一沃尔夫1935年评价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说:“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嫓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详细地阐明这万有引力原理和这些运动定律如何应用于地球物质的最小微粒和最大天体、明显有规律的现象以及海水的潮汐运动和彗星的急疾行进等似乎没有规律的事件,委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他们都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牛顿科学成就的思想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启蒙运动中的什么力量使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改善,保持这种不断的进步?(2分)
(3)启蒙运动的目标与文艺复兴比较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3分)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民主政治角度分析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4分)
2.单选题- (共14题)
3.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
B.城市化进程加快 |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4.
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B.现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
C.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
D.生物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进化而来的 |
5.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什么思想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6.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据此理解,苏格拉底
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
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 |
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 |
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 |
8.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
9.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
B.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
D.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
10.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
B.《九章算术》 |
C.《几何原本》 |
D.《汜胜之书》 |
12.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A.《聊斋志异》 | B.《三国演义》 |
C.《红楼梦》 | D.《水浒传》 |
14.
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逝世,走完他在“苹果”的天才之路。下图为苹果公司的第一代商标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公司以此为商标,主要是因为牛顿创立的理论


A.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苹果落地的现象 |
B.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
C.突出体现出科学思考的精神 |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
15.
英国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写到:“近代力学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刚好占了两个世纪。它从伽利略开始,到牛顿为止。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找到了正确的思维道路。”“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是指
A.建立注重实验和数学化的研究方法 |
B.指出了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错误 |
C.指出了外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
D.认为时间和空间不能离开物质独立存在 |
16.
2005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物理年。100年前,对牛顿引力理论进行创新,并引发物理学思想一场革命的科技成就是:
A.“X射线”的发现 |
B.居里夫妇提炼出镭 |
C.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
D.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
3.选择题- (共6题)
21.如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