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北师大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运动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3766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5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时引起人们思索的问题有: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等。约公元前6世纪前后,整个文明核心区到处都在提出、探讨以上这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古典时代伟大的哲学、宗教和社会体系。这些体系的代言人——中国的孔子、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都是同时代的人,这并非偶然之事。因为上述地区,都遇上了同样的动乱和挑战,只是各自做出的回答极为不同,从而,各自的发展方向也明显不同。

——整理自《全球通史》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名义上是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好像是一个复古运动,实际上却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试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社会价值的共通之处及启示。

3.单选题(共12题)

3.
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4.
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据表可知当时
作者
赋予恋人的角色
但丁
将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
彼特拉克
将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面纱的“忍心的美人”、圣母
薄伽丘
直接描写玛丽娅的外貌: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
 
A.文学日益远离教会
B.社会的道德水准变化
C.人文思想逐渐发展
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
5.
在柏拉图的共和国中,正义原则要求统治者的统治应符合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每个人不可能模仿许多事情,只能从事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司其职,不能任意更换。这反映出柏拉图
A.认为国家最佳政体为共和制
B.痛斥现实政治中非正义行为
C.政治理想具有理性主义色彩
D.代表古希腊全体人摇旗呐喊
6.
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变法革新
B.主张民主政治
C.维护君主权威
D.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7.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雅典唯一可以用自己的威信来调节贵族与民众之间矛盾的伯里克利的去世,国内的矛盾逐渐开始变得无法控制,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格拉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境况下爆发的。“这样的社会境况”指
A.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B.人民的道德价值观重新建立
C.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D.人们片面追求功利导致道德沦丧
8.
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
C.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
9.
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本·琼生称誉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认为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由此可知,莎士比亚
A.理性主义灵魂改变人类的命运
B.代表了英国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C.倡导的人文精神影响整个世界
D.显示工业时代人定胜天的豪情
10.
近代历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16世纪60年代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17世纪初,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32名院士,包括物理学家伽利略。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教会由研究神学转向研究科学
B.意大利保留了丰富的古典文化
C.文艺复兴带来的社会文化氛围
D.禁锢人们思想的神学已被推翻
11.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毕阿斯主张把人的好行为归于上帝。他还说过,“挣钱的工作最使人快乐”。他认为只有人们富裕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这反映了他
A.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B.以大量的财富支持城邦
C.以人为中心关注世界
D.要求人民听从上帝的安排
12.
智者学派指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
B.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D.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
13.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
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
B.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
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
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
14.
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