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文)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374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

材料二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摘自张岱年、方可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彼特拉克在他的《歌集》中写到:这里有数不清的悲伤,是野蛮凶狠的庙堂,这里是邪教徒的寺院,引入邪道的学堂。这里是眼泪的发源地,是黑暗的监狱,是个充满欺骗的场所。在这里,善良被扼杀,凶恶却在成长,这儿是人们死前的黑夜和地狱——难道上帝不将惩治你?……根之力量、草之汁液、花之美丽多彩,声、色、嗅、味在对立中组成之和谐,天下地上和大海中众多的生命之物……被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服务于人。

——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

材料四  1517年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这次挑战具有极其深远的宗教和政治内涵。到该世纪中期,原本只是路德个人的一次反叛教会的行为,迅速发展成为一场新教宗教改革运动,彻底打破了西方基督教的统一。16~18世纪,西欧君主利用宗教争端紧紧控制了社会。通过限制诸侯贵族,王室得以拓展自己的势力并加强对臣民的控制能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儒家学说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彼特拉克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四,分析宗教改革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单选题(共10题)

2.
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而已。这些思想家“心中的块垒”是想
A.挣脱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束缚
B.恢复古代人们的传统生活习俗
C.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
D.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更大的突破
3.
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这表明
A.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B.儒学正统坚不可摧
C.君主皆为道德楷模
D.宗法制度得以延续
4.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C.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5.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6.
苏格拉底坚持“无人有意作恶”,一切罪恶都是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这符合苏格拉底
A.“美德即知识”的哲学观
B.“性善论”的言论
C.“认识你自己”的价值观
D.对真理的追求
7.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从此,西方人不仅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D.宗教改革
8.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在理想的社会中,就像在一个好的灵魂中一样,每一部分都要遵循正确的等级,他把社会中的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上面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第二等级是御国御侮的战士,第三等级是劳动者。”由此可见,柏拉图( )
A.重视人的理性和道德
B.坚持思想自由至上的原则
C.崇尚怀疑主义的精神
D.吸收孔子等级有序的观点
9.
普罗塔戈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他的思想
A.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
B.使人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使人第一次从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D.使人开始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10.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指出“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路德的要求本质上反映了
A.人们摆脱宗教迷信的要求
B.破除上帝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愿望
C.资产阶级渴望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新教会
D.基督徒追求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11.
布克哈特说:“16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了最高峰,但不可否认的是,意大利此时已经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严重的道德危机中间,就是最好的人也逃脱不掉。”这说明了当时
A.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走向衰落
B.全盘接收古希腊文化产生的弊端
C.人文思想使个人主义过渡泛滥
D.对基督教义的信仰出现了空前危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