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371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载舟,水则覆舟。”
——摘编自《孟子》
材料二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历史局限性。
2.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二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

2.单选题(共10题)

3.
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而已。这些思想家“心中的块垒”是想
A.挣脱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束缚
B.恢复古代人们的传统生活习俗
C.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
D.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更大的突破
4.
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实现了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D.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5.
汉朝虽已发明了造纸术,但两汉官方书写的材料主要还是简帛,直到东晋末年,官方才明确下令用纸代简。官方书写材料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东晋末年(  )
A.简帛退出了书写领域B.造纸技术的不断进步
C.书写原料来源的广泛D.实现了书写材料革命
6.
李贽的思想特别朴实,接地气,说出人世诸多真相,可谓“童言无忌”,而著名的“童心说正是他提出的。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下列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A.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C.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体现了发展独立个性的愿望
7.
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由此可知王阳明
A.注重道德实践
B.批判虚假说教
C.强调重义轻利
D.提倡心性修养
8.
著名思想家但丁(1265—1321)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其他思想家还系统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并主张俗权至高无上。这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
B.宗教改革家强调“教权高于王权”
C.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
D.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
9.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认识既然是由我们的感觉与自然交互作用而产生,所以因人而异,视个人的感觉官能而有所不同。任何超人性的真理,连同宗教的真理都是不存在的。”由此推断该哲学家
A.肯定人的尊严
B.否定神灵存在
C.强调理性至上
D.推崇绝对真理
10.
15世纪学者曼内蒂说:“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有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然后人们接受了它并使之更美丽、更荣华与更典雅”。据此可知,曼内蒂
A.倡导宗教信仰自主性
B.表达了新兴阶层的价值取向
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开创了人文主义思潮最高峰
11.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苏格拉底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这表明苏格拉底
A.拓展了哲学的研究范围
B.提高了民众道德水准
C.纠正了哲学家认识偏见
D.开启了人文主义先河
12.
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