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在评价欧洲14——16世纪的一场思想运动时说:“他们兢兢业业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的语文,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材料二:“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久受崇敬的服装”具体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为什么要玩这种穿古装演新戏的游戏?请指出其实质及其核心思想?
(2)材料二中卢梭等人发起和倡导的启蒙运动宣传的核心什么?和材料一中的思想运动相比启蒙运动确立了哪些新的思想原则?启蒙运动孕育和催化的直接社会实践是什么?
材料一:马克思在评价欧洲14——16世纪的一场思想运动时说:“他们兢兢业业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的语文,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材料二:“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久受崇敬的服装”具体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为什么要玩这种穿古装演新戏的游戏?请指出其实质及其核心思想?
(2)材料二中卢梭等人发起和倡导的启蒙运动宣传的核心什么?和材料一中的思想运动相比启蒙运动确立了哪些新的思想原则?启蒙运动孕育和催化的直接社会实践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8题)
3.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
B.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
C.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
D.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
4.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处于转型时期,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 |
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
C.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
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 |
10.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
11.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16.
关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正确顺序应是( )
A.文字图画—甲骨文—小篆—隶书—金文—楷书 |
B.文字图画—金文—小篆—隶书—甲骨文—楷书 |
C.文字图画—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
D.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
17.
近代史上,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先后顺序是:
A.学工艺技术→学自然科学理论→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 |
B.学自然科学理论→学工艺技术→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 |
C.学工艺技术→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学自然科学理论 |
D.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学工艺技术→学自然科学理论 |
18.
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
20.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A.同盟会的章程和纲领 |
B.三民主义 |
C.三大政策 |
D.新三民主义 |
3.选择题- (共5题)
21.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并将数据记录表(3)仿照(2)分别测出BC和AC两端的电压,并将数据记录表
UAB/V | UBC/V | UAC/V |
2.4 | 1.4 | 3.8 |
过分析表实验数据,小明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小明的实验存在着一些错误,请你根据小明整个实验过程,指出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