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367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也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们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所有这些都对天主教会的统治产生了巨大冲击。
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中,分别概括两人的主张是是什么?实质是什么?(3分)
材料三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请回答,
(3)14-18世纪,西欧出现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分别是哪三次?(3分)它们能够兴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4)材料体现了怎样的学说?(1分) 这一学说在后来有那些实践?(4分)
2.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1)宋代书法的特点是怎样的?(2分)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4分)

2.单选题(共16题)

3.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C.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D.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4.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5.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
A.否定教皇地位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封建特权D.宣扬《圣经》精神
6.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是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渴望征服自然
7.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表达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8.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画家的性格
D.统治者的提倡
9.
两宋时期最具特色的文学体裁是
A.赋
B.诗
C.词
D.小说
10.
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种开始于
A.魏晋
B.隋唐
C.宋朝
D.元朝
11.
话本和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繁荣和商业的发展B.市民阶层的出现
C.文化发展呈现多样性D.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12.
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始于
A.秦朝
B.西汉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
13.
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儒林外史》
14.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A.古代散文的发展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C.世俗画的出现D.明清小说的出现
15.
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
16.
下列四组人物中,毕昇归入哪组最合适
A.张仲景、孙思邈B.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C.甘德、沈括、郭守敬D.蔡伦、马钧、张衡
17.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的第100年牛顿出生,那一年伽利略刚刚去世。这似乎预示着牛顿所从事的研究将开始孕育一个“全新的文明”。所谓“全新的文明”可以指( )
A.农业文明B.工业文明C.知识经济D.信息文明
18.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由于伽利略、开普勒等前人的努力,牛顿才有可能用已经准备好了的材料建立起一座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力学中的哲学原理》的发表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
C.《力学和数学的原理》的发表
D.《科学的经典力学原理》的发表

3.选择题(共11题)

19.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8,8)上的偶函数,f(x)在[0,8)上是单调函数,且f(﹣3)<f(2)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20.平行直线5x+12y+3=0与10x+24y+5=0的距离是(   )
21.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α,n∥α,则m⊥n;

②若α∥β,β∥γ,m⊥α,则m⊥γ;

③若m⊥α,n⊥α,则m∥n;

④若α⊥γ,β⊥γ,则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blank#}1{#/blank#}.

22.已知集合A={﹣1,2,3},则集合A的非空真子集个数为(   )
23.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半圆形玻璃砖,O点为圆心,OO′为直径PQ的垂线.已知玻璃砖的折射率n= 3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则光线在该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blank#}1{#/blank#};一条与OO′连线成60°角的光线从玻璃砖的圆心射入玻璃砖,则光线从玻璃砖出射方向与最初入射方向的夹角为{#blank#}2{#/blank#}.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5.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
26.若圆C1:x2+y2=1与圆C2:x2+y2﹣6x﹣8y+m=0外切,则m={#blank#}1{#/blank#}.
27.若圆C1:x2+y2=1与圆C2:x2+y2﹣6x﹣8y+m=0外切,则m={#blank#}1{#/blank#}.
28.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物块自高台上A点以4m/s的速度水平抛出后,刚好在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0.5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到达圆弧轨道最底端C点后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4.3m到达D点停下来,已知OB与水平面的夹角θ=53°,g=10m/s2(sin53°=0.8,cos53°=0.6).求:

29.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物块自高台上A点以4m/s的速度水平抛出后,刚好在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0.5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到达圆弧轨道最底端C点后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4.3m到达D点停下来,已知OB与水平面的夹角θ=53°,g=10m/s2(sin53°=0.8,cos53°=0.6).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