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360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尤以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最大。他们倡言“私欲之中,天理所窝”,“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观点,王夫之提出了“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主张和顾炎武提出的以“众治”取代“独治”的要求。这些思想为古代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摘编自晃福林《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
西方的启蒙运动通常表现为古今之争,它最初表现为一种复古主义~~~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都试图用古代的权威来取代岁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到了17世纪以后,随着理性的振兴和科学的崛起,进步观念开始出现,启蒙思想家们才把眼光投向未来,用一个不断进步的未来图景来超越现实苦难的社会进化主义,批判的矛头也从岁马天主教会转向了基督教信仰本身,但是启蒙思想家的努力说到底都是为了寻求理性与信仰的协调和互补。参照西方的启蒙运动,反观中国的启蒙历程,应当领悟出某些共性的东西。

―摘编自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主要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末清初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共性与不同。
2.
四大文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试以造纸术、印刷术为例加以说明。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试简述我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化社会转型的作用。

2.单选题(共17题)

3.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4.
马克思评价道:“……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这里马克思评价的是四大发明中的
A.浑仪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5.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
A.格物致知
B.工商皆本
C.尊崇儒术
D.知行合一
6.
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7.
西方历史上某思想流派宣称:人们“所需要的,除了自由別无其他……即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该思想流派
A.领导了启蒙运动
B.开辟了新航路
C.参与了文艺复兴
D.及对宗教改革
8.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认识你自己
9.
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从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C.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10.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把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B.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的手段相同
11.
马丁・路德认为:“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作中介”。这种主张实际上
A.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
B.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推翻罗马教皇在欧洲统治地位
12.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不仅获得了民众的崇拜,而且成为凡尔赛宫的座上宾,国王和贵族们也一样尊敬这位思想的天才。这位“思想的天才”
①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②反对君主专制
③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④提出“主权在民”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
当爆发于18世纪的这场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时,它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
A.推动了欧洲对罗马教廷的迷信
B.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C.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D.彻底摧毁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
14.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5.
从北宋到明清时期,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正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范畴的有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明清小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6.
1846年某日,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在根据某科学定律推算出的位置上找到了一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这一天被人们评价为某理论“最辉煌的一天”。该理论是
A.普朗克量子理论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牛顿经典力学
17.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流言,将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里的“它”是指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电磁感应理论
19.
“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和生活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C.国内网站的影响力超越了国际网站
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