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
材料二 喜歌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正歌剧的反叛……内容已不再着眼于神话、历史、英雄等题材,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普通人的小事情为主,这实际上是对启蒙思想家追求的“自然”艺术表现的认同,又与他们所倡导的人性自由、平等、解放相契合。
——张芳《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对喜歌剧的诞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核心。这一历史事件对欧洲历史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一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
材料二 喜歌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正歌剧的反叛……内容已不再着眼于神话、历史、英雄等题材,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普通人的小事情为主,这实际上是对启蒙思想家追求的“自然”艺术表现的认同,又与他们所倡导的人性自由、平等、解放相契合。
——张芳《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对喜歌剧的诞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核心。这一历史事件对欧洲历史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2.单选题- (共13题)
2.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
4.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
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 |
C.人非达到目的工具 |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
5.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
6.
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1560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1601年,在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32名院士,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教会研究开始重视科学 | B.意大利保留了丰富的古典文化 |
C.文艺复兴带来的社会文化氛围 | D.人们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 |
7.
德国哲学家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那些被“毁灭性批判”的观点不包括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
D.“只有君主才有权利思考、决策,其他人只有执行的义务” |
8.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
9.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 B.政治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
C.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
10.
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①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1.
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 | B.万有引力定律 | C.量子论 | D.相对论 |
12.
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 |
B.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
C.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
D.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
13.
《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倡导民主科学 |
B.反对愚昧迷信 |
C.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