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材料二 太史令南阳张衡对曰:“……中间以来,妖星见于上,震裂著于下,天诫详矣,可为寒心!明者销祸于未萌,今既见矣。修政恐惧,则祸转为福矣。”
——摘编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三 张街的仪器叫“候风地动仪”。为什么是“候风”?古人认为,地震是因为阴阳两气相搏而成。我们现在的科学认为是地壳板块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地震。……既然有气的变化,那么就会产生风,所以它叫候风。张衡做的装置就是来测定气的变化的,气的变化就是风,那么哪个地方有地震,,哪个方向就有气的变化。就有风来,就可以测到。当然这个“风”还是跟震动有关的。“阴阳气”是用一种物理的概念而不是神秘的概念来解释地震,应该说是当时的科学。
——摘编自《追踪张衡地动仪的前世今生:“陇西地震”是个谎言?》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的功用。有人对张衡制造地动仪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你是如何认识的?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评价张衡在科学研究中的认识视野。
材料一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材料二 太史令南阳张衡对曰:“……中间以来,妖星见于上,震裂著于下,天诫详矣,可为寒心!明者销祸于未萌,今既见矣。修政恐惧,则祸转为福矣。”
——摘编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三 张街的仪器叫“候风地动仪”。为什么是“候风”?古人认为,地震是因为阴阳两气相搏而成。我们现在的科学认为是地壳板块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地震。……既然有气的变化,那么就会产生风,所以它叫候风。张衡做的装置就是来测定气的变化的,气的变化就是风,那么哪个地方有地震,,哪个方向就有气的变化。就有风来,就可以测到。当然这个“风”还是跟震动有关的。“阴阳气”是用一种物理的概念而不是神秘的概念来解释地震,应该说是当时的科学。
——摘编自《追踪张衡地动仪的前世今生:“陇西地震”是个谎言?》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的功用。有人对张衡制造地动仪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你是如何认识的?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评价张衡在科学研究中的认识视野。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经济平等思想是孙中山平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三民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之一。而集中反映孙中山经济平等思想的“民生主义”观念就是他在伦敦英国博物院的图书室读书,并考察了英国社会政治风俗时初步形成的。十月革命后,孙中山多次将苏俄政府的平民政策与他所推崇的孔子的“大同世界”相提并论。他说:“若俄国则更进步,其目的在使人人享受经济上平等之幸福,而无不均之患,语其大成,则与孔子所谓大同相类”。由此,孙中山更丰富了他的“经济平等”思想。孙中山把其“经济平等”思想归结到“土地”和“资本”两个问题上。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孙中山的经济平等思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土地”问题上,他认为:“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要起来反抗的。如果地主和农民发生冲突,农民便不能抵抗。”在“资本”问题上,他的这种在中国保护中、小资本而限制垄断资本的政策,既要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又要防止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问题的。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全民的“同富”只能是“空中楼阁”。
——摘编自《论孙中山的经济平等思想》
(1)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经济平等思想的主要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思想中体现“经济平等”的政策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经济平等思想的局限性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孙中山经济平等思想的现实价值
材料 经济平等思想是孙中山平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三民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之一。而集中反映孙中山经济平等思想的“民生主义”观念就是他在伦敦英国博物院的图书室读书,并考察了英国社会政治风俗时初步形成的。十月革命后,孙中山多次将苏俄政府的平民政策与他所推崇的孔子的“大同世界”相提并论。他说:“若俄国则更进步,其目的在使人人享受经济上平等之幸福,而无不均之患,语其大成,则与孔子所谓大同相类”。由此,孙中山更丰富了他的“经济平等”思想。孙中山把其“经济平等”思想归结到“土地”和“资本”两个问题上。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孙中山的经济平等思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土地”问题上,他认为:“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要起来反抗的。如果地主和农民发生冲突,农民便不能抵抗。”在“资本”问题上,他的这种在中国保护中、小资本而限制垄断资本的政策,既要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又要防止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问题的。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全民的“同富”只能是“空中楼阁”。
——摘编自《论孙中山的经济平等思想》
(1)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经济平等思想的主要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思想中体现“经济平等”的政策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经济平等思想的局限性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孙中山经济平等思想的现实价值
2.单选题- (共21题)
3.
当启蒙运动实际发生时,法国人并没有将此称为启蒙运动和给定义。1783年,《柏林月刊》以“什么是启蒙运动”为题进行公开征文讨论,下列符合征文要求的是
A.注重提倡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
B.经过别人的引导来运用自己的理智 |
C.不需改造社会和改善人的命运 |
D.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
4.
鸦片战争结束十余年后,有开明士人评价魏源的“师夷长技”时称:今天下非无讲求胜夷之法,“不曰以夷攻夷,即曰师夷长技”,“天朝全盛之日,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熟甚”。这从侧面说明当时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
B.社会变革意识比较淡薄 |
C.魏源思想引发世人共鸣 |
D.清朝政府厉行文化专制 |
5.
在近代科技发展史上,有“英国科学家们浇灌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之花,却在德国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果”之说。下列属于这一时期英国科学革命之“花”的是
A.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C.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 D.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 |
6.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对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
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 |
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
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
D.仍抱有传统宗教观念 |
7.
苏格拉底说:“只要我还活着,还有力量,我就永远不会放弃哲学。或停止劝告你们,对你们之中每一个我所碰到的人指出真相,以我惯常的口吻说:最优秀的人啊,最强大、最以智慧和力量著称的雅典公民,你只关心钱财、名声和荣誉,却不注意也不想到智慧、真理及你的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觉得羞愧吗?”可见当时的雅典
A.享乐主义和利已主义盛行 |
B.人文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 |
C.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暴露 |
D.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 |
8.
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塔哥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
B.“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C.“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
9.
“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材料论述的这场运动
A.标志着西欧人文主义的复苏 |
B.提倡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理念 |
C.设计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
10.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历史现象的是
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确立 |
B.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
D.垄断组织出现 |
11.
唐朝时期,面对乘除算法难以被人理解和掌握的窘境,数学家边冈“用算巧,能驰骋反覆于乘除间。由是简捷、超径、等接之术兴。”“算巧”技巧的运用
A.标志着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
B.有利于乘除等数学算法的推广 |
C.促进了民间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
D.推动了对数学原理研究的加深 |
12.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各项中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13.
宋朝雕塑艺术的塑造对象从高不可攀的佛变为具有“现世得福”的菩萨(指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罗汉和一些侍女、供养人等。这说明宋代雕塑艺术的发展
A.具有世俗化倾向增强的特点 |
B.远远落后于隋唐时期 |
C.体现了佛教的社会影响力下降 |
D.受理学思想影响大 |
14.
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语调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反映了元杂剧
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
B.具有非常鲜明的生活化特征 |
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
D.较好地发挥了社会教化功能 |
15.
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有力地冲击了上帝造人学说 |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
D.开创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
16.
“水平伸开的一块布是平坦的,而当你在布上放置一个铅球,布面就变得弯曲了,这时再放置一个小玻璃球在布上,它就会滚向中央的铅球。同理,星球的质量使周围的时空弯曲,‘引力’实际上是一个时空被弯曲的现象。”科普作家直观比喻的是
A.经典力学 |
B.量子理论 |
C.相对论 |
D.自由落体定律 |
17.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据此可知,此时的陈独秀认为
A.改造国民性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 |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 |
C.政治斗争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
D.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
18.
近代中国某一政府发表《通令尊崇孔圣文》强调“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变,放之四海而皆准者。”这一现象最终引发了( )
A.林、魏“睁眼看世界”的新思潮 | B.康、梁“伸民权”“设议会”的维新变法运动 |
C.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D.陈独秀等“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
19.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在此观念的直接影响下兴起了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20.
陈旭麓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材料意在说明
A.思想觉悟迟滞于政治觉悟 |
B.社会变革没有真正出现 |
C.民族危机引起了思想变化 |
D.民族意识觉醒比较艰难 |
21.
严复对韩愈的君主专制论和尊君论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君主和人民之间是基于“通功易事”的原则而确立的一种契约关系,“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斯民也,天下之真主也”,“君也,臣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严复这一思想
A.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
B.用西方民主思想否定传统民本思想 |
C.凸显了近代宪政政治的精髓 |
D.用民权代替君权从而建立民主政治 |
22.
张太雷在《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中说,“在五四运动之后,这种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几乎完全停顿,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斗方面”,局限于政治斗争了。这反映
A.思想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
B.对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 |
C.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
D.新文化运动已经走向终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