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我们只看见它变是不行的,必须知道它为什么变,和怎样变,推求变的原则,预测将来的趋向,这才是研究历史的功用。中山先生盱衡中外,因时制宜,要造成独立自由、富强康乐的近代国家,乃发明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仅配合历史背景,适应世界潮流,且有它一贯的哲学依据:
——据萧一山《清代史纲》
提取材料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我们只看见它变是不行的,必须知道它为什么变,和怎样变,推求变的原则,预测将来的趋向,这才是研究历史的功用。中山先生盱衡中外,因时制宜,要造成独立自由、富强康乐的近代国家,乃发明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仅配合历史背景,适应世界潮流,且有它一贯的哲学依据:
主义 | 精神 | 解喻 | 重点 | 哲学背景 | 历史背景 | 近代国家特色 | 世界思潮 |
民族 | 自由 | 民有 | 文化 | 内诸夏 | 天地会反清运动 | 国防民族化 | 民族自决 |
民权 | 平等 | 民治 | 政治 | 民为贵 | 明遗民经世学说 | 组织民主化 | 宪政运动 |
民生 | 博爱 | 民享 | 经济 | 患不均 | 太平军共产制度 | 产业民生化 | 社会主义 |
——据萧一山《清代史纲》
提取材料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单选题- (共3题)
2.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孙中山选集》上卷”)孙中山的“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真正结果是
A.民生主义得到了实现 |
B.实现了真正的民权 |
C.建立了中华民国 |
D.国家获得了独立 |
3.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邻,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
A.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 |
B.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 |
C.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
D.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