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考前提分冲刺练三:中国古代精神文明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3298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4题)

1.
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
A.孔子B.墨子C.韩非D.庄子
2.
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
A.克己复礼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3.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4.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等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越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的局面
B.可以用“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对其进行概括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梅兰芳为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