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327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近代以前的14个世纪里,中国对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和用以造福人类的技术方面远远胜过欧洲,可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发展起来呢?这一问题随后被学术界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对于中国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探索,但至今仍然难以有定论。
——摘编自邵军鹕《从“李约瑟难题”到文化自信》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3.单选题(共11题)

3.
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D.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4.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的流派是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C.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5.
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
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
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
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
6.
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政治关系上,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思想
A.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
B.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
C.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
D.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7.
李泽厚在《美学论集》中指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隐忍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这一论断
A.强调了明代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色彩
B.肯定了清代小说体现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C.是对宋词元曲所反映时代特色的概括
D.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势
8.
乾隆时期,京城百姓“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A.文字狱造成文化界百花凋零
B.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
C.秦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
D.京城百姓艺术欣赏品位较低
9.
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
A.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B.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10.
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比较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推器——指南针
⑧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
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荆州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这说明
A.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
B.火药最先是在南宋发明的
C.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火药武器确保了南宋的安全
12.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
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
D.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13.
“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此诗描绘的书法字体
A.笔画圆匀,富图案美
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
C.任情纵性,美感极佳
D.行云流水,清晰活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