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图1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2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材料三启蒙运动时期著名思想家的言论: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卢梭: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材料二中从图1到图2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精神的新发展。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图1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2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材料三启蒙运动时期著名思想家的言论: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卢梭: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材料二中从图1到图2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精神的新发展。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

材料三: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宇宙飞船“东方”1号(如下图),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载人空间飞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
(2)宋元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是什么?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材料二所反映的各领域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就各一个(包括时间、事件)?
(4)材料二、三涉及的新技术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

材料三: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宇宙飞船“东方”1号(如下图),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载人空间飞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
(2)宋元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是什么?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材料二所反映的各领域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就各一个(包括时间、事件)?
(4)材料二、三涉及的新技术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三: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提出了什么思想?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它包涵哪些内容?
(2)材料二中,***当时提出了什么理论?***所指的中国革命的第二步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
(4)根据以上***思想发展的历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三: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提出了什么思想?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它包涵哪些内容?
(2)材料二中,***当时提出了什么理论?***所指的中国革命的第二步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
(4)根据以上***思想发展的历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5题)
4.
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
5.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的流派是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
B.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
C.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
8.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
9.
宋朝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应试的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却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A.山水景物 |
B.真实情景 |
C.情趣意境 |
D.人物形象 |
10.
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
11.
在某一科学家的讣告中是这样评价他的发明:“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科学家是( )
A.牛顿 | B.瓦特 |
C.法拉第 | D.爱因斯坦 |
12.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王韬 | B.康有为 |
C.粱启超 | D.陈独秀 |
13.
近代以来,有识之士不断传播新思想,开启民智。新文化运动为此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①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民主革命②借鉴西方思想改造中国传统文化③抨击纲常名教,提倡自由平等④促进近代科学精神的传播和普及
①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民主革命②借鉴西方思想改造中国传统文化③抨击纲常名教,提倡自由平等④促进近代科学精神的传播和普及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14.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会员在宣传三民主义时的侧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
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
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
16.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周恩来的谈话
A.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
17.
中国的某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实验说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经决心通过她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A.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 B.牛胰岛素的研制成功 |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 | D.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
18.
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赞扬 |
D.人性解放的渴望 |
3.选择题- (共6题)
19.
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
②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③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信号
④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