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311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三(结合下图)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四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3)透过材料三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

2.单选题(共10题)

2.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3.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賦、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4.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5.
一个电视剧组布置三国初年曹植的书房,为再现历史真实场景,道具可选用的是
①毛笔和纸
②一叠印刷的书籍
③一本《论语》
④苏轼的《赤壁怀古》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6.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7.
“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主要是因为
A.李白性格豪迈.杜甫性格沉郁
B.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8.
一位军事迷曾阅读过关于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的资料,你认为这些火器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
A.杂剧
B.赋
C.词
D.散曲
10.
传说我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屈原之所以受到人民的怀念是因为
A.他是楚国贵族
B.他创作了《离骚》等优秀作
C.他的爱国爱民情怀和文学贡献
D.他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11.
下图是一幅古意盎然的书法作品,其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下列对这一作品的字体和创作年代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甲骨文,应是商代的作品
B.隶书,应是汉代的作品
C.隶书,应是宋代的作品
D.甲骨文,应是民国的作品

3.选择题(共1题)

12.2017年9月5日至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广西调研时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法律,积极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加快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社会、民生、文化、生态等领域立法,依法支持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