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鸡泽县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309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4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贯穿中国近代史始终,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论》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评论他“实倡先声”的含义是什么?(3分)
(2)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5分)
(3)***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运用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2分)

2.单选题(共7题)

2.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3.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的流派是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C.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4.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5.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箭武器的国家,其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A.西汉
B.东汉
C.唐宋
D.明清
6.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抨击封建思想,学习西方探寻强国之路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7.
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8.
林则徐在虎门禁烟期间,曾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以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此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已经比较全面
B.他接触西学是出于外交军事目的
C.他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D.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3.选择题(共3题)

9.已知等比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3n+r ,则 a2+r= {#blank#}1{#/blank#}.
10.

如果多项式x2-kx+9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则k的值是多少?

11.

如果多项式x2-kx+9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则k的值是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