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294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追求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孟德斯鸠的目的是,不让人民占上风,出现一个平民政治的国家,不让君主独揽大权,出现一个专制国家。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在限制君权方面的主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主张实行的政体名称,为了避免“出现一个专制国家”,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政治学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根源、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的原因。

2.单选题(共12题)

2.
下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比较,通过比较反映了当时的东西方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B.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
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D.西方已进入了民主时期
3.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4.
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5.
《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
C.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D.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6.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7.
有学者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在梵文佛经的汉译过程中,中国“孝道”观念被大量人为注入佛经,如汉译《菩萨戒本》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再如佛经《善生经》中的“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和“父母所为,恭顺不逆”。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
B.佛教丰富了儒家思想
C.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
D.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8.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等思想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回顾人类曾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潜力的探讨上,人文主义与当时兴起的世俗之风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世俗之风的紧密联系意味着人文主义
A.号召人们追求现实世界的物质利益
B.倡导精神世界的信仰与永生
C.深刻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现实需求
D.明确提出反对基督教的要求
9.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宋代以来,理学家提出“经本史末”、“经先史后”的主张,即经学是史学的前提和根据,史学只是经学的外在表现。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六经皆史”,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这种变化反映了
A.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B.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
C.理学为史学服务D.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
10.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11.
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迈、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口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
A.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京剧艺术成热
12.
一般认为,魏晋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东方艺术注重审美情趣B.书法书写文具的改进
C.士人群体队伍不断壮大D.汉字功能的发展变化
13.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D.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