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材料二:指出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
材料三:“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
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思想有何异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主要原因。
(2)比较材料二,材料三中康有为的思想有何发展?他宣传这一思想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四指出陈独秀有关儒家学说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材料二:指出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
材料三:“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
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思想有何异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主要原因。
(2)比较材料二,材料三中康有为的思想有何发展?他宣传这一思想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四指出陈独秀有关儒家学说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材料一 (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宪宗元和l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他一到任即发布政令,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奴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在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还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次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
——摘编自马国军等<柳宗元在柳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在柳州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柳宗元在柳州改革的影响。
材料:唐宪宗元和l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他一到任即发布政令,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奴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在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还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次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
——摘编自马国军等<柳宗元在柳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在柳州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柳宗元在柳州改革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0题)
4.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从而遭到教会敌视 |
B.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理由 |
D.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
5.
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252年、265年、310年等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燧遗址首次发现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49年的木简。由此推知
A.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 | B.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 |
C.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 | D.魏晋时新疆普遍使用麻纸 |
6.
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A.“进化论”为社会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
B.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变化不大 |
C.变革救亡图存为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
7.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 “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
8.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
9.
有人说,觉得名画丑和会不会欣赏没有关系,却和有没有文化又关系。下列从文化的角度对两幅名画理解正确的是

《蒙娜丽莎》 《哭泣的女人》(毕加索)
①《蒙娜丽莎》所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女性,属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②达芬奇在画作中渗透了人文主义思想
③《哭泣的女人》强调光与色的运用,属印象画派
④毕加索的画作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恐惧和精神分裂等意识倾向

《蒙娜丽莎》 《哭泣的女人》(毕加索)
①《蒙娜丽莎》所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女性,属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②达芬奇在画作中渗透了人文主义思想
③《哭泣的女人》强调光与色的运用,属印象画派
④毕加索的画作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恐惧和精神分裂等意识倾向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10.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有许多质朴而经典的名言:“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
A.追求真理,理性思考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美德即知识 |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 |
11.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质的变化”是指
A.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
B.弘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
C.宣扬了天主教会的思想 |
D.宗教信仰与抨击专制相结合 |
12.
“从未有过一个朝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下列思想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A.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
B.因信称义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
13.
宗教改革后,有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连在一起,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材料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
A.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的原则 |
B.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
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近代化 |
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
14.
有学者认为,“《独立宣言》及其所宣告的“人人生而平等”的政治主张,其实就是牛顿体系的政治翻版”,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自然科学推动了思想解放 |
B.自然科学发展和政治制度进步紧密相关 |
C.《独立宣言》的灵感源于牛顿力学 |
D.牛顿也提倡人人平等 |
15.
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
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
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
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
16.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
B.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
C.改良蒸汽机问世是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果 |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
17.
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表明伽利略
A.是近代科学史上划时代人物 |
B.其理论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建立 |
C.其发现是近代物理学的支柱 |
D.其理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
18.
严复《论教育书》中说“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
A.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
B.道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
C.大力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 |
D.指出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局限性 |
19.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开始改革开放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1.
1926年6月,***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特别提到,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很重视城市但忽略了农村。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所必须的力量。这反映了***
A.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 |
B.认为农民才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C.致力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 |
D.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