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加尔文认为)虽然人现世的善功不是得救的决定原因,但是人不应该放弃现世的努力,而应该积极谋求事业的成功。因为事业的成功意味着实现了上帝赋予的先定使命……
——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
材料二(新教主张)一切封建的奢华与非合理的消费之抑止,促进了资本的累积与财产为达收益目的的不断重新利用;并且,在“现世内的禁欲”之整体作用下,造就且拔举出了资本主义所需要的“职业人”。
——《马克斯·韦伯文选》
(1)指出材料二中“职业人”的含义。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西欧宗教改革背景下成为资本主义“职业人”的基本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教精神对西欧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加尔文认为)虽然人现世的善功不是得救的决定原因,但是人不应该放弃现世的努力,而应该积极谋求事业的成功。因为事业的成功意味着实现了上帝赋予的先定使命……
——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
材料二(新教主张)一切封建的奢华与非合理的消费之抑止,促进了资本的累积与财产为达收益目的的不断重新利用;并且,在“现世内的禁欲”之整体作用下,造就且拔举出了资本主义所需要的“职业人”。
——《马克斯·韦伯文选》
(1)指出材料二中“职业人”的含义。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西欧宗教改革背景下成为资本主义“职业人”的基本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教精神对西欧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2.单选题- (共4题)
3.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
D.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
4.
《梦溪笔谈》 记载:“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 |
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 |
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 |
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 |
5.
法国法兰西学院终身院士朱德群(1920-2014)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对其作品恃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
B.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融合 |
C.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表现形式 |
D.中国画的借物抒情与古典主义美术的有机结合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