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伏尔泰说:“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则的时代。”……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马克圭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1)在材料一的“观点或名言”中,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的人文主义观点是什么?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哪场运动的思想主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
文明区域 | 任务 | 观点或名言 |
古代希腊 | 普罗泰格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 认识你自己 | |
古代中国 | 孔子 | 仁者爱人 |
孟子 | 民贵君轻人性本善 |
材料二
伏尔泰说:“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则的时代。”……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马克圭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1)在材料一的“观点或名言”中,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的人文主义观点是什么?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哪场运动的思想主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2.单选题- (共12题)
2.
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回答。下列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自由的动物
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自由的动物
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A.①②④③ |
B.①③②④ |
C.③①②④ |
D.③④②① |
3.
在介绍古希腊某位哲学家的时候,永春同学创作了一首小诗,诗中说:“他如清澈的湖水,他是明净的化身,他视知识为美德,他引导人们关照心灵,他是先知,更是无畏的殉道者……”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塔戈拉 |
B.苏格拉底 |
C.但丁 |
D.康德 |
4.
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普罗塔哥拉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A.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
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C.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 |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
5.
黑格尔在谈到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区别时指出,苏格拉底同样提出过“人是尺度”的命题,但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在他那里,“人是尺度,是就人是思维的、人给自己提供一个普遍的内容而言的”。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沉迷于人的主观感受 |
B.强调人的理性与智慧 |
C.确认了人的主体地位 |
D.怀疑普遍真理的存在 |
6.
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一行为
A.体现了从事海外殖民的传统 |
B.体现了法律至上的法制精神 |
C.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 |
D.是实行民主政治制度的结果 |
7.
彼特拉克在一生中用了大量时间研究古典文化。他说:“在我感兴趣的事物中,我总是着意于古典,因为当今世代对于我常常是难以忍受的。”出于这一想法,他不辞劳苦,四处周游,极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和历史文物,然后反复阅读,认真校对,并用自己的观点予以诠释和阐述。彼特拉克意在
A.恢复古典文明面貌 |
B.设计理想社会蓝图 |
C.指引科学革命方向 |
D.弘扬古代人文理念 |
8.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强调发展个性,追求民生平等 |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性至上 |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
9.
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持枪的战土》、《刮汗污的运动家》等,他们都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据此可知,古希腊
A.注重艺术教育提升公民素养 |
B.开创人类体育竞技运动先河 |
C.雕塑水平成就突出领先世界 |
D.追求完美的体格和人格精神 |
10.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事艺术活动,那么,马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马,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色诺芬尼意在
A.批判教权主义 |
B.突出绘画的多样性 |
C.维护民主政治 |
D.强调人文主义思想 |
11.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思想统一,天下归一 |
B.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
C.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
D.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