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习题:单元检测卷三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258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广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古代世界,曾出现过一个哲人并出的时代。中国的……,古希腊的……,印度的……等大思想家为人类文明奠立了一座座高大的丰碑,他们的智慧让人们千百年来享用不尽。”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三《导读》
材料二“中国先秦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材料三据我们所作的粗略统计,中国先秦15位重要的哲学家中,有13人曾从政做官;而在古希腊15位重要哲学家中,却有11人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很少有人从政做官。当我们进一步深入考察他们的思想、学说之后,就会发现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常常与政治伦理思想融为一体,而古希腊哲学思想则往往同自然科学知识交织在一起。因此,中国先秦哲学的致思趋向显然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相比之下,古希腊哲学迥然不同,它的致思趋向则是自然界的课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哲人并出的时代”大约在什么时间?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思想家的致思趋向并分析成因。
(3)材料三认为古希腊哲学家的致思趋向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
(4)列举该时期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价值”方面的论述。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等科学成就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3)依据材料三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2.单选题(共23题)

4.
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5.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6.
14~16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仁人志士的探索追求B.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7.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8.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9.
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10.
“他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实现了将人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属于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11.
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一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哲学思想的真传。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认识你自己”
C.“知识即美德”
D.“人是万物的尺度”
12.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自由平等说
C.三权分立说
D.人民主权说
13.
普罗塔哥拉说:“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突出体现了
A.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B.人要探索自然奥秘,否定基督教的影响
C.否定神对于人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D.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不再信奉传统的神
14.
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
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C.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
15.
(题文)1778年,伏尔泰因病逝世,巴黎人民为他树立了纪念铜像。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对此碑文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他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他提出人非工具的主张和尊重他人的原则
16.
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17.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缺乏人民主权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18.
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有关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史学家甲强调了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差异和断裂
B.史学家甲关注了历史的延续与连接
C.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
D.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
19.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引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
A.人文主义者、人性B.启蒙思想家、理性
C.启蒙思想家、科学D.人文主义者、理性
20.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的形象,有人认为该画作表达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据你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真实的普通人画像,体现了人性意识的觉醒
B.表现了人的美,体现了对人的重视
C.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体现人的感情和愿望
D.画像整体上和以前的圣母像比较接近
21.
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有一经典的名言,“我努力通过迅速地把握住生命来阻止生命的飞逝,通过运用生命的活力来补偿生命的仓促潜逃。我对生命的占有越是短暂,我必须使它更深沉更充分”。下列观点与这一名言所体现的精神相符的是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C.“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D.“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22.
有人说,莎士比亚是整个文艺复兴时代文学艺术家中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人。下列选项能作为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证据的是
A.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
B.对人的认识和追求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C.肯定了人的欲望和自然的人性
D.把人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樊篱中解放
23.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评价马丁·路德“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促进了民主。这种“直接关系”体现在
A.人皆僧侣
B.天赋人权
C.人皆上帝
D.理性至上
24.
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的信中写道:“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这句话表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使欧洲出现宗教信仰全面危机
C.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
D.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25.
(题文)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哲学家分别是
A.泰勒斯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
C.柏拉图苏格拉底
D.泰勒斯亚里士多德
26.
伽利略认为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像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天体也许具有和地球一样的实质,地球和天空之间的传统区分开始引起怀疑。约翰·多恩表达了17世纪初新天文学扰乱人心的影响。他写道:“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这主要表明“新天文学”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C.动摇了人们对封建神学的迷信
D.推动了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3.选择题(共2题)

27.I shall never forget those years        I lived on the farm with the farmers.
28.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 {#blank#}1{#/blank#}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 {#blank#}2{#/blank#}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