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广东珠海市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24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个学说被人理解为指的是每个人都是万物的尺度,于是人们意见分歧是:就没有可以依据的客观真理可以说哪个对、哪个错。这个学说本质上是怀疑主义的。
——罗素《西方哲学史》
(1)材料一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3分)
材料二: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勒纳《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核心和追求目标的角度来看,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有哪些发展变化?(8分)
材料三: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反魄还魂之宝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法美文明之胚胎,皆基于是。我祖国今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苟其欲之,则吾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土。
——-摘自邹容《革命军》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试分析西方启蒙思想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9分)
2.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孟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思想主张。(2分)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出现了哪些变化?(5分)
材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3)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6分)
材料三、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4)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7分)

2.单选题(共17题)

3.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B.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4.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共和主义
5.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6.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
D.贵族
7.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这段材料出自下列哪一部历史文献
A.《权利法案》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D.《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8.
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山水画
B.文人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9.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10.
下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形象标志,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它是中国汉字 
②它是中国书法
③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④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1.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针盘”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加速了文化进程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D.引发了工业革命
12.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里查德·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50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位列其中,其原因是
A.《物种起源》的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达尔文的进化论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C.达尔文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D.达尔文的革命性理论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13.
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B.牛顿——其经典力学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形成
C.爱因斯坦——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普朗克——量子论诞生,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14.
“1640—1688年英国爆发反对绝对王权的革命。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高潮阶段。”科学革命在英国达到高潮阶段的标志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论D.瓦特发明蒸汽机
15.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16.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会、开国会
17.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18.
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19.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有人甚至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这说明新文化运动的目标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选择题(共1题)

20.实数﹣2,﹣1,0, 12 中,最大的数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