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193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严复:“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能欺夺者也”。 “然则及今而弃吾君臣可乎?曰是大不可。何则?其时未至,其俗未成,其民不足以自治也。彼西洋之善国且不能,而况中国乎?”
材料二孙中山:“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可能有什么改革,也不会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无法进行改良。” “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不仅共和政体完全适合于中国,而且苟有豪杰之士起而倒清虏之政府,代敷善政,约法三章,慰其饥渴,庶爱国之士可以奋进,进取之气可以振起也。”
材料三陈独秀:“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严复的政治主张,他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材料原句)(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何进步性?(4分)
(3)A.(文科生做)结合材料分析,陈独秀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认识有何进步?这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深化?(6分)
B.(理科生做)陈独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了什么事情?举起什么旗帜?(6分)
2.
阅读下面材料:
1979年11月27日的《人民日报》第四版登载了一则新华社短讯:“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今天上午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委会副主席费·吉布尼和保·阿姆斯特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教授和夫人。会见时邓小平副总理同来自美洲的朋友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从上述报道中,人们看到的只是礼节性的外交辞令。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出版后,人们从中发现了这次谈话的内容。
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说,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新的大革命。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此语一出,石破天惊!
此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多次阐述。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是做了明确的论述。
请回答:
(1)A.(文科生做)1979年11月邓小平的谈话为什么没有受到重视?谈谈你的推测。(4分)
B.(理科生做)1979年11月邓小平的谈话的历史背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辟,它的标志是什么?(4分)
(2)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再次谈论这些问题起到什么作用?1979年的谈话如果公开,你认为能起到南方谈话的效果吗?说说理由。(12分)

2.单选题(共13题)

3.
小平同志有一段著名的论断:“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这一论断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对外开放就是要全面学习西方的一切成果,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行
B.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能发展经济就是改革的目标
C.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能促进经济发展,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
D.发展经济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深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的是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
5.
在所有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的是
A.篆书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6.
借花妖狐魅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的是
A.《三国演义》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7.
被称为“书圣”的是
A.赵孟頫B.王羲之C.王夫之D.颜真卿
8.
关于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形成B.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剧种的优点 
C.音乐属于板腔体D.正式形成于明朝
9.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些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具有朴实的现实主义特色的诗句,出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是:
A.《诗经》B.《离骚》C.楚辞D.《论语》
10.
2011年9月,我国“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古代中国的火箭发明,这项发明时间是在
A.战国B.汉朝C.宋朝D.明朝
11.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B.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12.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义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主张君主立宪制度
13.
鲁迅用白话文写的痛斥了一切所谓的“仁义道德”,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的文章是:
A.《狂人日记》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文学革命论》D.《庶民的胜利》
14.
《海国图志》曾在中国和日本19世纪中期的知识界产生了较大的震动。这部著作 
A.作者为林则徐B.使人们开阔视野,摆脱闭塞保守的思想
C.介绍中国地理的专著D.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5.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思想形成。下列文章哪一项体现这一方面的成就
A.AB.BC.CD.D

3.选择题(共11题)

16.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在九年级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领略了北国妖而又气势恢宏的风光;听到了五缺土的少年闰土讲述的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看到了生活拮而模仿贵族吃牡蛎的虚荣爱财的菲利普夫妇;见证了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狡残暴的秦王抗争的过程……

17.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在九年级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领略了北国妖而又气势恢宏的风光;听到了五缺土的少年闰土讲述的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看到了生活拮而模仿贵族吃牡蛎的虚荣爱财的菲利普夫妇;见证了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狡残暴的秦王抗争的过程……

1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9.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2.

古诗文名句填空。

{#blank#}1{#/blank#}{#blank#}2{#/blank#},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blank#}3{#/blank#},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blank#}4{#/blank#}。(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子夏曰:“{#blank#}5{#/blank#}{#blank#}6{#/blank#},仁在其中矣。”(《子张》)

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中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blank#}7{#/blank#}{#blank#}8{#/blank#}

⑤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blank#}9{#/blank#}{#blank#}10{#/blank#}

⑥2016年8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以杜甫“{#blank#}11{#/blank#}{#blank#}12{#/blank#}”那样的雄心壮志,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世界之巅。

23.

古诗文名句填空。

{#blank#}1{#/blank#}{#blank#}2{#/blank#},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blank#}3{#/blank#},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blank#}4{#/blank#}。(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子夏曰:“{#blank#}5{#/blank#}{#blank#}6{#/blank#},仁在其中矣。”(《子张》)

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中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blank#}7{#/blank#}{#blank#}8{#/blank#}

⑤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blank#}9{#/blank#}{#blank#}10{#/blank#}

⑥2016年8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以杜甫“{#blank#}11{#/blank#}{#blank#}12{#/blank#}”那样的雄心壮志,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世界之巅。

2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一把寂寞的锄头

范宇

    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

    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

    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

    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栓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和秀美。因为有爱,村庄与锄头也是宽容的,可以原谅农人一切不得已而为之的“逃离”与“背叛”。父亲这把寂寞的锄头,仿佛在月光中轻声对我说,我愿意继续等下去。或许,远在他乡的父亲也听见了。

    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选自《2013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版有删改)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被网友称为央视《朗读者》开播来的“最美家书”,便是作家麦家给儿子的一封信,其中有一句话这样写道:青春是尖锐的,莽撞的,任何冲突都可能发生裂变,而生命是娇嫩的……这一点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任何一切,别无选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被网友称为央视《朗读者》开播来的“最美家书”,便是作家麦家给儿子的一封信,其中有一句话这样写道:青春是尖锐的,莽撞的,任何冲突都可能发生裂变,而生命是娇嫩的……这一点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任何一切,别无选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