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1924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决定》划时代的贡献,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谈话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
   材料:美军在海湾战争中表现出巨大的信息化优势,由于苏式装备在传感器方面的落后,伊拉克飞行员对先进机载雷达了解不足,在海湾战争中遭遇雷达制导空中导弹攻击时,仍用低空飞行的老办法进行规避,结果只是为美军平添战果,例如,1991年2月初,快到日落时返回基地的美军F——111飞行员发现,利用“铺路图钉”前视红外线装置可以发现用沙子埋藏隐蔽的坦克装甲车辆,因为金属表面的冷却速度比周围的沙地慢。美军F——111战争轰炸机队开始试用一种名为“射击坦克”的新战术,F——111携带4枚225千克的GB——12激光制导炸弹,用前视红外装置寻找隐蔽起来的伊军单个坦克,并予以摧毁,海湾战争被人们定义为信息化战争的开端,正是由于技术先进的各类传感器,使得美军干净利落地赢得这场战争。

——摘编自《海湾战争20周年启示录:真强国与伪强国的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作战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鞠(审问)裳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闻,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树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2.论述题(共1题)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内藤湖南(1866—1934年)提出“宋代近世说”,认为“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
法国学者、著名汉学家、国际宋史研究的开创者白乐日(1905—1963年)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明确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因此,研究宋史,将有助于解决中国近代开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宋朝的相关史实,对宋代是中国近代的开端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对“宋代是中国近代的开端”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单选题(共7题)

5.
下图是1937作6月l3《申报》刊登的《克隆斯达海军》电影广告,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A.红色文化是当时上海的主流文化
B.国共两党在上海积极谋求合作抗日
C.标注“租界禁映”是一种促销手段
D.租界当局全面禁止放映苏联影片
6.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自2003年到2010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每年都比发达经济体高出4个百分点以上,最高达到5.6个百分点。另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2017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为4.6%,远高于发达经济体。这表明
A.发达经济体终将走向衰落
B.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阻碍
C.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发展
D.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7.
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
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
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
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
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
8.
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吏治废弛
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君主专制加强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9.
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
A.使儒学正统地位逐渐确立
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
C.有利于培养大批技术人才
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10.
晚清时期,西式学校被人们称为“洋学堂”,教法“名之日洋教法”,甚至“习体操也,谓将练习飞檐走壁。以为窃盗预备学;学唱歌也,谓将来习吹弹演唱,以为优伶之预备”,更有宣称“入学堂是绝我生路”。这反映出当时“洋学堂”
A.秉持中体西用理念
B.带有全面西化色彩
C.强调学习传统文化
D.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11.
20世纪60年代,美国约翰逊政府主张政治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存在的政权,认为对中国实行经济上的禁运已经失败,主张与中国进行除战略物资外的贸易往来等等。由此可见
A.中国重返联合国使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B.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已转移到了亚洲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美两国共识
D.美国奉行的孤立中国政策已有所松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