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189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4/1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土地流转成为当下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价“分田到户、包产到户”。
(2)根据材料一谈谈对材料二现阶段我们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有何启示。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安石曰:“夸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夸先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变法派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名额不足的军营加以合并,老弱不堪的兵士予以裁汰,全国厢禁军总额为796 315人,比宋英宗治平年间兵额减少了36万多名,比宋仁宗庆历年间减少了45万多名。在并营的过程中,宋神宗看到减少一批军校就能够节省大批开支,曾经高兴地说:“乃者销并军营,计减军校十将以下三千余,除二节赐予及缣从廪给外,计一岁所省为钱45万缗、米40万石、绢20万匹、布3万端、马藁200万束。庶事若此,邦财其可胜用哉!”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对应的变法措施。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成效。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故恃丞、监而治者,仅存之治也。通数者不然也。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盗)跖不为非焉。故先王贵势。”“故治国之制,民不得避罪,如目不能以所见遁心。……夫利异而害不同者。先王所以为保也。故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上与吏也,事合而利异者也。”
──《商君书·禁使》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商鞅整饬吏治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在其变法实践中的表现。

2.单选题(共20题)

4.
邓小平在1979年曾经说过:“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他又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  )
A.计划经济不再是主要经济模式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主要目标
C.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D.南方谈话中的一些思想观点早已提出
5.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自由平等说
C.三权分立说
D.人民主权说
6.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A.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
7.
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8.
历经一场运动洗礼后的近代西方,摆脱了神学,提高了理性,自我成为新的上帝。这场运动(  )
A.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B.丰富和发展人文主义内涵
C.首先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D.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9.
《南宋志传》道:“大雪先唱一曲名《浪淘沙》……小雪继唱一曲名《蝶恋花》……小雪持过红盘子,下台遍问众人索缠头钱。豪客、官家各争赏赐。”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词的日益世俗化B.社会商品经济繁荣
C.词的商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0.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
A.甲骨B.竹木简
C.丝帛D.石碑
11.
张怀瑾《书断》云:“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这里所说的“正书”是指(  )
A.甲骨文 B.小篆C.隶书D.楷书
12.
从身份上来讲,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的“诗人”;从创作成就上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这位“诗人” (  )
A.促进文人画的诞生B.发展了儒家思想理论
C.影响到后世文艺创作D.开创了现实主义文风
13.
“一切始于世博会”,在世博会上诞生的埃菲尔铁塔(1889年)树立了钢铁时代的图腾,此后,铁塔就成为先代大都市的标志,钢铁堆砌的电视塔、观光塔、旅游塔,作为每个城市制高点和现代地标,愈演愈烈地演变为一种宗教狂热般的权力美学。这一现象反映出()
A.电气时代的魅力B.蒸汽时代的威力
C.基督宗教的狂热D.钢铁工业的起步
14.
这部著作的发表,“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该著作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是因为它(  )
A.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特征
B.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C.成为20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
D.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15.
英国科学界提出的这一学说,摧毁了唯心的“神造论”,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这一发现(  )
A.标志着理性时代的到来
B.引起教会极大恐慌和围攻
C.影响仅限自然科学领域
D.否定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
16.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革进入思想文化的深层领域,标榜“纲常名教”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旧文化受到猛烈冲击。材料评述的是(  )
A.洋务运动的影响B.维新变法的后果
C.辛亥革命的作用D.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7.
作为近代中国世界历史编纂的先行者,其译著较为完整地介绍了亚非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史地、文化、民族和宗教等。这位先行者(  )
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愚昧迷信
C.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D.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18.
中国古典小说的第一个新式标点本,是1920年亚东图书馆整理出版的《水浒传》,事实上,这也是“用新标点来翻印旧书的第一次”。新版《水浒传》主编最可能是(  )
A.陈独秀B.梁启超C.李大钊D.胡适
19.
孙中山指出,“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
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
C.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D.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和团结
20.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材料意在说明***(  )
A.实现共产主义理论与国情相结合
B.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C.倡导社会革命要灵活性和技术性
D.反对借鉴西方宗教和制度
21.
下图是2012年3月在全国上映的电影《钱学森》的海报。影片再现了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回国报效祖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的传奇经历。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仿制的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新时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2.
1890年,日本森鸥外发表了《舞姬》,作品最后部分,主人公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抛弃德国情人叶丽丝从柏林回国,与反动势力妥协。作品以清新的情调表现了个性自由追求者失败的悲哀。这部作品属于(  )
A.现代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D.民族主义文学
23.
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开篇说明了他的目的:保存对希腊人和蛮族人业绩的记忆,特别是,“除了别的事情之外,要讲述他们之间彼此战争的原因”。这段话表明(  )
A.历史就是对过去记忆的一种描述
B.历史注重文明间和平与战争等交流方式
C.历史学家的道德自觉直接影响历史的客观性
D.历史学家应该更关注历史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