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说过:“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物的人绝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1)概括材料中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
(2)指出苏格拉底这一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研究领域及其他的哲学贡献。
苏格拉底说过:“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物的人绝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中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
(2)指出苏格拉底这一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研究领域及其他的哲学贡献。
2.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其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结合“人物速写”,将上述人物分为三类(每一类2人的姓名)。
(2)概述这三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上述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人物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人物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① | ![]() | 号“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 ④ | ![]() |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
② | ![]()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⑤ | ![]() |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 考》一书 |
③ | ![]() | 《新青年》的创办者 | ⑥ | ![]() |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结合“人物速写”,将上述人物分为三类(每一类2人的姓名)。
(2)概述这三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上述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2.单选题- (共35题)
3.
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C.十一届三中全会 |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
4.
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三大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 B.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 D.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
5.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
6.
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
A.精英政治 |
B.代议制民主 |
C.直接民主 |
D.贵族政治 |
7.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8.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
C.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
D.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
9.
他们鲜明地提出“人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的口号,并着力塑造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均具有“巨人”风采的崭新形象。这表明“他们”
A.崇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
B.力图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 |
C.否定对教皇的绝对服从 |
D.认为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 |
10.
马丁·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
A.宗教信仰是愚蠢的 |
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 |
C.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平等 |
D.反对封建君主统治 |
11.
罗马教皇在德国的特使在报告中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马丁﹒路德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B.马丁﹒路德打破了罗马教廷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
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在德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
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现了世俗生活与宗教世界的和谐 |
12.
“所有的节日都应该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他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时间。”该材料实质反映了
A.简化信教仪式的举措 |
B.否定宗教的思想 |
C.新经济因素的时代诉求 |
D.启蒙时代的到来 |
13.
一方面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
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
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
14.
下列二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
15.
培根曾针对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三项中国古代发明予以高度评价:“……这三项发明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第一项发明表现在学术方面(这里特指文字方面),第二项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在航海方面,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至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伟人,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材料中的“第一项发明”最有可能是指
A.造纸术 |
B.指南针 |
C.火药 |
D.印刷术 |
17.
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A.知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
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
D.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
18.
婚姻爱情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重要题材,这类作品表达了对爱情婚姻自主要求的肯定和对封建礼教及门第观念的批判,体现了市民阶层的爱情婚姻观念。明代婚姻爱情小说的流行实质上反映了
A.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
B.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 |
C.统治者重视社会教化 |
D.文学世俗化倾向明显 |
19.
以下摘录的文学语句与其文学体裁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有
①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汉赋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诗
③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词
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曲
①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汉赋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诗
③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词
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曲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
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说明当时
A.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 |
C.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
D.中国共产党还未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 |
2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
B.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
C.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
23.
陈独秀曾撰文指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该文指出了
A.北伐战争的背景 |
B.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
C.五四运动爆发原因 |
D.新文化运动的起因 |
24.
某会议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指导下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B.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统治 |
C.新民主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
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
25.
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
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 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
26.
某学者在论证三民主义是极高明的政治艺术时,引用了福柯的观点:“愚蠢的暴君用铁链束缚他的奴隶,而真正的政治家则用自己的思想锁链更有力地束缚他们。绝望的时间能够销蚀钢铁的镣铐,但却无力破坏思想的习惯性结合。”该学者意在说明三民主义的高明之处是
A.缩小贫富的差距 |
B.以救亡图存为核心 |
C.着力于思想教化 |
D.强调信仰的重要性 |
28.
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了顺应这种世界潮流,孙中山于1924年改组国民党,并和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那么国共之所以能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
B.新三民主义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D.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
29.
中共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历史性会议。下列各项属于中共十五大内容的是
A.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C.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
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
30.
***反对将他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并列起来,认为“如果并列起来一提,就似乎我们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请马、恩、列、斯来做陪客。我们请他们来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的学说。
A.全盘吸收他们的思想主张 |
B.与他们的思想主张一脉相承 |
C.完全超越他们的思想主张 |
D.完全囊括了他们的思想主张 |
31.
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高等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
A.“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 |
B.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
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
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
3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
C.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
D.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
33.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驳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周恩来闻之,讲话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他辩护,我们应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周恩来的这些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B.说明当时国内人们不尊重科学 |
C.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 |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
34.
“文化大革命”对新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在科技方面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主要是指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氢弹爆炸成功
③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
④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氢弹爆炸成功
③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
④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 |
36.
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现许多有深刻社会影响的口号、标语等。下列口号接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民公社好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科教兴国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①人民公社好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科教兴国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④③ |
37.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
3.选择题- (共5题)
38.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处( {#mathml#}{#/mathml#} ﹣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处2海里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 {#mathml#}{#/mathml#} 海里/小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的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要的时间.
39.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40.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41.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5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