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小训练之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1773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时代价值既体现在其所处时代,也传承历史、影响至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利用(西方)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人工,以助长中国实业之发达,而成我国民一突飞之进步。将来各国欲恢复其战前经济之原状,尤非发展中国之富源,以补救各国之穷困不可也。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
——摘自孙中山《实业计划》(1921年)
材料二孙中山在传统儒家思想熏染和历史启示下,结合西方社会主义土地学说,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并在中国共产党帮助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进一步发展。在土地所有制问题上,主张通过地主报价,将原租的一部分给予地主,涨价部分归公,与民共享;必要时照定价收买,最终使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
——摘编自沈渭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关于中国“实业发展”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民主革命有何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时代价值。

2.单选题(共4题)

2.
国民党改组后,有日本记者问及孙(中山)“所主倡之三民主义”是否“再制列宁”,“踏袭列宁等之所说”时,他明确表示:“决非如此”,并详细解释说,国民党的“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据此,孙中山认为自己的思想
A.直接从传统思想发展而来
B.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
C.没有受到西方的任何影响
D.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3.
孙中山1895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兴中会誓词,1903年把“创立民国”作为中华革命军团体誓词,1905年将其思想体系概括为三民主义,后来又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学说:“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这表明,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
A.旨在彻底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追求建立同于美国的政治体制
C.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D.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
4.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B.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C.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D.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5.
***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A.表明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B.说明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方式
C.体现了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新构想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