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17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如何能有用呢?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二 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三 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庭制度问题……都可以解决……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胡适的观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在中国是否存在?是否应该解决?胡适和李大钊在材料中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3)依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仗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单选题(共17题)

2.
邓小平曾经说过:“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更使我们吃了很大的苦头,造成很大的灾难。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好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干扰。”材料中所说的这件事是指
A.阶级斗争
B.经济建设
C.改革开放
D.市场经济
3.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当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4.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D.空想社会主义
5.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
A.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B.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
6.
(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A.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
B.改变了欧洲人阅读方式
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D.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7.
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
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C.字形方正,端重庄严
D.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8.
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此人是
A.顾恺之
B.王羲之
C.吴道子
D.王夫之
9.
古代史上“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共有四次高潮。……其中,第三次发生在宋元时代”。下列中华文化成果向外传播不属于这次高潮的是
A.指南针
B.印刷术
C.火药及火器
D.造纸术
10.
下列哪一项不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A.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B.生物不是不变的,会发生变异
C.生物界现存的物种没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D.生存竞争的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11.
赫胥黎曾说,“历史告诫我们,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破除对“上帝创世说”的迷信,创立“一种崭新的真理”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12.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续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梁启超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应该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13.
下图为当代著名画家沈嘉蔚先生著名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画上共16人,包括陈独秀、胡适、辜鸿铭、刘师培等,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从中可以看出蔡元培的教育方针是
A.立德树人
B.面向世界
C.兼容并包
D.素质教育
14.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给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新文化运动发展方向改变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创立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
15.
某版主在党建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讨论帖,很多网友进行了跟帖,其中与主题讨论不相符合的内容是
A.邓小平理论诞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B.《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是体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著作
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社会主义本质”、“一国两制”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1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B.***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
17.
伟大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让百姓想起它,往往与下列哪个同语有密切联系
A.改革开放
B.整顿提高
C.安定团结
D.同舟共济
18.
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的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B.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
C.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帮助
D.共产国际的帮助

3.选择题(共1题)

19.

欧洲 S国景色优美,经济发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