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甘肃武威二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154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2/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没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
500斗级
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骑士级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
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请回答:
(1)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2分)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并据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4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设立 20 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 41 县,所有的县级官吏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命调职。 ……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没入官府为奴。
材料二商君能令政必行。
材料三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史记· 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王安石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涉及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各是如何规定的?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保证新法顺利推行的?
(3)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商鞅个人的哪些品质?

2.单选题(共24题)

3.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4.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名句等,几乎人尽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明显来自(  )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
5.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6.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一致主张有()
①人权自由   ②实行法治    ③反对教权    ④反对专制
A.①②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主张,其意义在于(  )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②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③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④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
唐代一位诗人被称为是“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的“诗仙”。该诗人应是(  )
A.孟浩然B.杜甫C.白居易D.李白
9.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每晚7:30分,大家在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又都等着看随后的天气预报,这反映了电视的( )
A.传播资讯的功能B.媒体功能
C.娱乐功能D.购物功能
11.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  )
①打电话拜年 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在日光灯下读书 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12.
下列叙述,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的是: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则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 ④.直接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
13.
“西学东渐”过程中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各种思潮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与科学
②民主共和
③君主立宪
④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14.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此人的主张是属于下列哪一派(  )
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15.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权主义B.民粹主义C.民族主义D.民生主义
1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思想
C.新民主主义
D.邓小平理论
17.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
A.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B.“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远望”1 号航天测量船使用D.“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18.
2004年10月,袁隆平和另一位西非专家受到联合国的表彰,两人分享了25万美元的奖金。袁隆平的突出贡献集中在(  )
A.航天科技领域B.水稻良种培育
C.信息网络研究D.“两弹一星”设计
19.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即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
B.学者在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创作、批评、辩论的自由
C.主要是为了尽快把错误的学术倾向暴露出来
D.当时的“百家争鸣”与两千多年前的“百家争鸣”在背景上并不相似
20.
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
A.过渡时期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1.
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础是(  )
A.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B.苏联的教育经验
C.旧中国教育中有用的经验D.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
22.
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②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
③都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 ④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
23.
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和美术的主流。下列各项作品中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是
A.《人间喜剧》、《日出·印象》
B.《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
C.《大卫·科波菲尔》、《格尔尼卡》
D.《等待戈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4.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部作品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它是(  )
A.《巴黎圣母院》B.《悲惨世界》
C.《人间喜剧》D.《约翰·克里斯朵夫》
25.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 (  )
A.去西班牙观赏毕加索的画展B.去德意志欣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会
C.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比赛D.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
26.
下列关于艺术家、流派、代表作连线正确的是(  )
A.雨 果——现实主义——《苹果车》
B.米 勒——古典主义——《老人与海》
C.凡 高——后印象派——《向日葵》
D.贝多芬——现代主义——《蓝色的多瑙河》

3.选择题(共2题)

27.

{#blank#}1{#/blank#}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

28.

{#blank#}1{#/blank#}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