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雕塑,我们的知识,总而言之,不胜枚举的一切都是我们创造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创造的。越是想象,我们就越是不能不赞叹这些成果,不能不为这些成果而感到惊异
——摘编自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材料二 但是罗马教廷人士硬说:世俗权力不是在精神权力之上,管不着它——请问这是什么基督教义?……所以,我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摘编自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核心思想及其突出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及实质。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示历史事件的作用。
材料一 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雕塑,我们的知识,总而言之,不胜枚举的一切都是我们创造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创造的。越是想象,我们就越是不能不赞叹这些成果,不能不为这些成果而感到惊异
——摘编自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材料二 但是罗马教廷人士硬说:世俗权力不是在精神权力之上,管不着它——请问这是什么基督教义?……所以,我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摘编自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核心思想及其突出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及实质。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示历史事件的作用。
2.单选题- (共17题)
2.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
A.地主阶级 |
B.农民阶级 |
C.工人阶级 |
D.资产阶级 |
3.
刘少奇在1964年指出:“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
A.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
B.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
C.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
D.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
4.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动摇了天主教的权威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
5.
某思想家认为:人不是完全自由的,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奴隶。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观点体现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信仰得救 |
C.理性主义 |
D.天赋人权 |
6.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如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
C.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权力 |
D.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
7.
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以下有关国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
B.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的通称,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
C.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题材,属山水画的一种,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
D.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如八大山人的《松鹰图》 |
8.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古典诗词的如痴如醉和另类赏析。下列有关古典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居易是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 |
B.宋词的繁荣主要是由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C.李清照生活在北宋,她属于婉约派 |
D.唐诗宋词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文人墨客的文艺创新 |
9.
……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载运米粮漕运的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入微。”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画作属于
A.写意画 |
B.风俗画 |
C.山水画 |
D.宫廷画 |
10.
有文献记载:“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木板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木为子,……盔字既满用木楣楣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该“巧便之法”创制于
A.唐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清代 |
11.
某科学家曾这样评价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的意义:“他如此清楚地出现在感官前,以致古往今来烦扰哲学家们的所有争辩立即为我们眼睛看到的无可辩驳的证据所破除,从而使我们摆脱了有关这一科目的啰唆的争论。”该科学家是
A.牛顿 |
B.爱因斯坦 |
C.普朗克 |
D.伽利略 |
12.
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兢兢以圣经理学诏学者,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这反映出
A.京师大学堂仍以理学为宗旨 |
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 |
C.顽固势力竭力阻挠教育改革 |
D.近代教育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
13.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材料旨在表明
A.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与中国的封建专制针锋相对 |
B.国民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
C.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D.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
14.
张岱年先生指出:“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对该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②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③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都有其片面性
④“尊孔”“反孔”都不是对待孔子的科学态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①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②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③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都有其片面性
④“尊孔”“反孔”都不是对待孔子的科学态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5.
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
A.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 |
B.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 |
C.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 |
D.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 |
16.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提出了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B.统一战线理论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17.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写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以上材料反映了
A.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于失败原因的反思 |
B.中国共产党当时对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迫切要求 |
C.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是***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 |
D.***是当时少数几位认识到进行农村革命必要性的思想家之一 |
18.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下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一位山东大学的历史教授,却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 |
B.作为一名大学生,整天呆在校园里安静地读书 |
C.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参加7月8日的高考 |
D.大学扩大招生规模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