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
(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
(3)各说出一位宋词、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
(4)这一时期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的剧种是什么?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谁的什么画?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
(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
(3)各说出一位宋词、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
(4)这一时期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的剧种是什么?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谁的什么画?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人物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设立驿馆,编译出《四洲志》。

材料二:下图人物完成了材料一人物的嘱托,编写出了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如图)。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 ----梁启超
材料五: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编写的著作名称是什么?作者在此书中阐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5分)
(3)材料三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属于近代中国那一派别的观点?
(4)材料四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5)材料五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为消除这一弱点,材料主张什么?
材料一:下图人物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设立驿馆,编译出《四洲志》。

材料二:下图人物完成了材料一人物的嘱托,编写出了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如图)。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 ----梁启超
材料五: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编写的著作名称是什么?作者在此书中阐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5分)
(3)材料三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属于近代中国那一派别的观点?
(4)材料四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5)材料五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为消除这一弱点,材料主张什么?
2.单选题- (共17题)
3.
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
A.以“自强”和“求富”为基本出发点 |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
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 | 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 |
5.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而不是从神学中引伸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 B.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
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
6.
人文主义者皮柯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为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说明他( )
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 | B.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 |
C.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 | D.强调发展个性 |
15.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下列关于互联网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互联网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
B.互联网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管理水平 |
C.互联网可以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 |
D.互联网完全取代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 |
18.
一百年前,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沉没前发出了刚刚研发的
求救信号——SOS,使七百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 )
求救信号——SOS,使七百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 )
A.无线电 | B.有线电话 | C.电视 | D.互联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