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14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
(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
(3)各说出一位宋词、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
(4)这一时期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的剧种是什么?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谁的什么画?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人物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设立驿馆,编译出《四洲志》。

材料二:下图人物完成了材料一人物的嘱托,编写出了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如图)。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 ----梁启超
材料五: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编写的著作名称是什么?作者在此书中阐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5分)
(3)材料三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属于近代中国那一派别的观点?
(4)材料四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5)材料五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为消除这一弱点,材料主张什么?

2.单选题(共17题)

3.
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
A.以“自强”和“求富”为基本出发点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
4.
诗经的内容不包括(  )
A.国风B.大雅C.小雅D.楚辞
5.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而不是从神学中引伸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B.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6.
人文主义者皮柯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为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说明他( )
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B.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
C.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D.强调发展个性
7.
“美德即知识”是谁的名言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安提丰
8.
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9.
提出“三权分立,制约平衡”的启蒙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B.伏尔泰
C.卢梭D.狄德罗
10.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B.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C.元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D.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
11.
下列小说和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三国演义》——罗贯中B.《西游记》——施耐庵
C.《儒林外史》——吴敬梓D.《聊斋志异》——蒲松龄
12.
京剧产生于(  )
A.元代B.明代C.宋代D.清朝
13.
中国古代人们追求文字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开始于( )
A.汉代B.魏晋C.隋唐D.宋元
14.
中国古代著名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有关正确的是( )
A.明朝张择端的作品B.反映了宋朝宫廷画的活跃
C.以表现社会风俗位主体D.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民间风情
15.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下列关于互联网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互联网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B.互联网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管理水平
C.互联网可以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
D.互联网完全取代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
16.
某日,江苏电视台某著名节目中给了一个谜面“巨匠、17世纪、力学、英国”(提示语:打一位近代伟大的科学家)。据此,你认为谜底是()
A.伽利略B.牛顿C.普朗克D.爱因斯坦
17.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的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牛顿——经典力学B.普朗克——量子论
C.爱迪生——改良蒸汽机D.爱因斯坦——相对论
18.
一百年前,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沉没前发出了刚刚研发的
求救信号——SOS,使七百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    )
A.无线电B.有线电话C.电视D.互联网
19.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部文献的创作时间应该是(  )
A.明末清初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D.宋明之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