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展(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2127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单选题(共8题)

1.
(题文)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指数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因国民政府工作重点提高外交地位所致
③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其影响是(  )
①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②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③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④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
下表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该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  )
A.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B.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C.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D.民族资本少于官僚资本
4.
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
②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
③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
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
据记载:从1900至1911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
7.
1945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蚀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8.
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